6月17日,昆明市县处级领导干部赴上海培训班全体学员参观考察了上海化学工业区,听取了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关于工业园区建设及运作情况的介绍,实地参观了工业区工程建设情况。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王文涛同志就开发区运行模式、招商引资、土地批租、跨国公司投资等问题与上海化学工业园区的有关领导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听、看、问、议,大家深深感到,作为国家级的一流工业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区开发理念先进,产权关系清晰,运作实践成功,对于我们搞经济开发,尤其是现代新昆明建设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管理体制科学,权责明晰
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开发体制实行上海化学工业区开发领导小组、化工区管理委员会、发展公司三个层次的开发体制。领导小组主要决定重大事项、明确大政方针。化工区管理委员会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主要负责制订和修改化工区发展规划、计划与产业政策,负责投资项目、土地使用的审批和建设工程管理,协调海关、检验检疫、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外事等行政管理部门,对区内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为区内企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下设综合办公室、经济贸易处、规划建设处和计划财务处四个机构。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为上海化学工业区开发建设的责任主体,它是由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共同组建的多元投资的企业,具体承担化工区的开发建设和基础设施的管理,承担招商引资和落户于区内项目报批的事务性工作以及为区内企业、机构提供服务,并承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任务。驻区的政府职能部门受市政府和管委会条、块管理,财政由市政府拨付,管委会给予一定行政经费补贴;按照开发区实际情况,管委会主任兼任开发公司总经理,管委会走公务员系列,开发公司则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下设多个子公司,分三种形式运作,一是控股公司,二是合资公司,三是自己管理和运作的公司,按照“大公司、小人员”管理,仅有员工60人(附:管理构架图)。
二、开发理念先进,实行一体化管理
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引入了世界级大型化工区的“一体化”先进理念,通过对区内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的整合,做到专业集成、投资集中、效益集约。一是产品项目一体化,在化工区内落户的主体项目以上、中、下游的化工产品为纽带连成一体,实现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建设。二是公用辅助一体化,为了合理利用能源、减少消耗,根据化工区区内化工主体项目对水、电、气等的需求总量,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为一体的公用工程“岛”,实行区内能源的统一供给。三是物流传输一体化,通过区内与各个化学反应装置连成一体的专用输送管网以及仓库、码头、铁路和道路等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将区域内的原料、能源和中间体安全、快捷地送达目的地。四是环境保护一体化,通过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形成一体化的清洁生产环境,使化工区达到生产与生态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的和谐。五是管理服务一体化,为入驻化工区的业主提供政府“一门式”办公,寓管理于服务中,使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属性、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化工区都能得到全面、优质的服务。同时还参照国际惯例,结合市场经济手段向各业主提供后勤“一条龙”服务,使各生产单位集中全部精力进行其核心生产活动,达到各化工装置间的高效运作。
三、发展快速,落实有力,效益突出
开发区是在杭州湾滩涂上以“围海造田”方式形成的,共约30平方公里,管委会2001年成立以来,狠抓“规划落地,项目落户,措施落实”,以“创新、发展、和谐、一流”的工作理念,打“世界牌、中华牌”,加快建设,加紧开发,加大招商,加强协调,实现了开发区的超常规发展,截止去年投资总额达83亿美元,有20多家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