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启动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为认真贯彻市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精神,7月2日,东川区召开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动员大会。 东川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各部、委、办、局,各乡(镇)和各中小学领导400余人参加了会议,昆明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蔡杰同志参加了会议。 市委常委、东川区委书记高德明作了题为《深化改革,创新图强,为振兴东川教育而努力奋斗》的讲话。他指出: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一是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需要;二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需要;三是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的需要;四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要加快东川区建设步伐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核心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科技的传承,根本又在于教育。只有教育才能铲除贫穷的根子,只有教育才能斩断贫穷的绳索,只有教育才能开启富裕的大门,只有教育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会议明确提出东川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在七个方面的取得突破和成效: 1.巩固提高一个基础。通过创建5所示范初中,新建4所寄宿制小学,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推进人事制度管理等措施巩固提高“两基”的水平和质量。 2.突破两个瓶颈——努力突破制约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改扩建东川高级中学、东川二中、三中,实现高中教育资源优化重组;撤销现在的东川一中高中部,将东川二中打造成优质名牌高中。2008年,高中毛入学率达65%,高中阶段在校生从现在的2600人增加到4000人。 3.改革三大体制——一是改革办学体制;二是改革投融资体制;三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4.创新四项机制——创新学校干部管理机制,实行校长公选制、职级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创新学校人事管理机制,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等办法,逐步推行学校教职工身份社会化;创新分配机制,取消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评聘分开,教职工收入与档案工资分离,体现多劳多得,优教优酬;创新教育评价机制,强化政府教育督导,将办教实绩、办学行为、办教投入和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纳入年度考评内容,同时建立健全校长的评价和约束机制。 5.放开一片市场。要放开各级各类办学市场,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市场。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纳社会力量、社会资金承包、转让、独资、股份制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形式,大力兴办非义务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大发展。 6.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重视并加强学校的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使各要素有机组合、合理运作,发挥最大的效益;以加强教研科研求教育质量,以教育质量求社会效益,以社会效益求规模的扩大与发展。 7.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拓宽教师培训渠道,2010年,全区教师学历合格率:幼儿教师达98%以上,小学教师99%以上,初中教师达99%以上,高中教师达90%以上;培养特级教师6名,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00人。 根据市教育综合改革有关文件精神,东川区确定了东川区高级中学、东川二中和铜都镇中心学校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李晋德 王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