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官渡区六甲乡党委、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扣主题,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等问题,边议边改,增强针对性,突出实效性,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促进当前各项工作,在四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深入基层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谋发展。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六甲乡党委、政府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办实事、解矛盾,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贯穿始终。乡领导多次到盘龙村协调解决民工围堵六甲生态园问题;多次到违纪干部家中,找本人及亲属谈话,感化违纪干部,督促其作出还款计划;多次到陈家村帮助陈会兰解决翻修建房困难。同时,全乡各村对村务帐务进行了公布,并按照“排除隐患,保持稳定”的原则,乡农经站用以会代训和深入基层“手把手教”的方式,对全乡10个村、47个村民小组的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大大提高了财会人员的素质,为进一步做好集体财务管理工作打牢基础。
建设生态卫生旱厕,防治滇池污染。为治理滇池污染,六甲乡承担着建设4943个生态卫生旱厕的任务。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旱推”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联系点制度和节假日值班制度,定人定村定责开展推广工作。由于宣传、推广到位,六甲乡已有6079户村民报名建设生态卫生旱厕,超出任务数1136个。目前,已建成生态卫生旱厕1590个,1339个正在建设中,为控制滇池流域农村污染源,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
加大工作力度,超额完成土地“清非”工作。在农村各项改革中,完善土地使用问题成为热点。针对这一热点问题,六甲乡党委、政府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紧紧围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切实转变作风,想尽一切办法,加班加点,积极开展土地“清非”工作。通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依靠群众的有效措施,在短短二十多天时间里,完成缴费218宗,取得缴费通知书用地面积1893.84亩,超额完成“清非”工作任务。
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村民素质。六甲乡发展的定位是现代新型商住区,伴随着广福路沿线土地的开发,部分农民将面临失去土地再就业的困境。针对这一实际,六甲乡党委、政府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把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作为重点来抓,把提高村民素质、培养一技之长当作农村转型期的突破口,大力举办实用技能培训班,对广大村民进行技能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今年举办了五期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家政服务、计算机操作、市场营销等,共培训村民378人。目前,已实现再就业的人数达到培训人数的三分之二,真正让失地农民“学有所成、致富有术、就业有门”;乡综治办的党员按照“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方针,积极做好农村防火安全工作,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二百八十余人参加的义务消防队员防火培训,提高群众防火及火灾扑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