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六乡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实现新突破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官渡区矣六乡党委在开展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准确把握党员先进标准的时代性、立足基层党员特点的针对性、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讲求先进性教育成果的实效性,把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作为先进性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上作出生动实践,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突破,取得了永葆先进性的新进展。
交心谈心 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为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矣六乡党委结合基层党员的特点,在党员“政治生日”谈话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谈心谈话制度。即由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每季度定期与党员谈心谈话,相互征求意见、建议,帮助指出缺点、不足,切实增进感情,同时,建立谈话记录,完善谈话台帐管理,并将谈话制度作为重要依据纳入党员年终考核,力求通过加强党组织与党员的联系,使党员增强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真情帮扶 增强党员的认同感
结合“送温暖”活动的开展,乡党委健全完善了定期走访制度,由乡党委、村党总支及村民小组党支部于每年春节、五一节、建党节、中秋节、敬老节定期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生活困难的党员,广泛征求他们对基层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由广大党员干部自发捐款设立了“党员爱心基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长效帮扶,为他们解决实际难题,使党员切身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强化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亮出身份 增强党员的使命感
为切实发挥党员在基层的先锋模范作用,乡党委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星级共产党员户挂牌管理制度,公开党员自己保持先进性的承诺,使党员身份公开化,便于群众监督,从而增强党员规范行为的自觉性。二是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在全乡无职农村党员中,设立思想政治、村务监督、公共事务、经济发展4类11种岗位,充分调动无职党员的积极性,形成无职党员无职有责、尽责有为、积极发挥先进性的局面。三是完善党员示范联系制度,在内容上从科技示范扩展到自律行为示范,从技术示范扩展到资金等全方位帮扶;在范围上从党员科技示范户联系带动扩展到全体党员联系带动,由每个党员(年老体弱的除外)联系一户农户,认定帮扶对象,全面帮扶农户的生产、生活及思想问题,年内,如经帮扶的农户生产技术、经济状况有所改善,未发生违法违纪及纠纷,年终就由村“两委”对完成帮扶目标的党员和被帮扶的农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奖励,通过双项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激发党员的使命感。
参与决策,增强党员的责任感
作为云南省村级财务会计委托管理试点单位,矣六乡党委探索建立了村组集体财务“双审联签”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建立完善了村“两委”议事制度,即基层党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的重大事项和活动,均须向党员通报,征求党员意见,让党员参与决策,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决策权,增强党员的责任感,有效提高党员对基层工作的参与度和贡献率;同时,规范管理权限、议事程序,增大村务公开工作力度,从源头上避免村组集体资产流失,有效地减少基层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