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照辉
寻甸县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以发展为标准,用事实来说话,让群众来评价,真抓实干,把先进性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有效地推动了当前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参加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61个单位的群众满意率均达到96%以上,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一、在思想政治建设上体现先进性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寻甸县委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把加强学习、解决理想信念和思想认识问题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首先是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34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县委的要求,坚持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及“四个一”学习制度,带头加强学习、带头开展调研、带头讲党课。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共撰写学习心得、调研报告、理论文章38篇,深入到各联系点开展形势教育和讲党课21节;其次是分类指导学。结合党员的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把61个单位按职能分七大口,1691名学习教育对象分为县级党员干部、科级党员干部、一般党员、离退休党员四个层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把学习与讨论交流结合起来,在机关形成了带着问题学、带着责任学、带着压力学的有效机制,营造时时学、处处学、人人学的良好氛围;三是借助红色基地抓教育。充分发挥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基地的作用,挑选优秀讲解员进行讲解,为前来参观考察的单位和个人提供良好的服务。通过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精神状态昂扬向上,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思想得到空前统一。
二、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体现先进性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坚持“四个服从”,围绕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以机制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干部队伍建设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少数领导班子团结不够,少数领导干部干事不力的情况,使各级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断强化,活力不断显现。
一是建立“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定取舍”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对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的干部,特别是部门工作被市级主管部门连续三年考核为倒数第一的领导,在领导班子中长期闹不团结的干部以及年龄到限的干部进行调整;对关系到全县“农业富县、工业强县”以及创建“平安寻甸”大局的部门进行了充实,做到重点部门配能人,关键岗位配强人;加大了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干部的选拔力度。通过调整和充实,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提高了各部门领导班子抓落实的能力。二是探索建立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对村委会干部进行绩效考核,以奖代补,着力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激发了基层干部的活力,形成了正确的工作导向。三是以抓经济工作的魄力和眼光狠抓干部培训工作。针对我县企业经济管理人才紧缺的实际,为加快工业强县步伐,在县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投入50多万元,挑选了50名年轻干部到昆明理工大学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工业经济管理培训,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打好基础。
三、在转变作风上体现先进性
加强作风建设,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一是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县五机关领导干部“五一”长假不休息,带领涉农部门及有关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春耕生产。进入整改提高阶段后,寻甸遭遇了二十六年不遇的大旱。县委政府始终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县人力、物力、财力,克服旱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县委班子成员、县五机关领导带头分赴各挂钩联系乡(镇),深入到各乡(镇)、村委、村社,与群众共同抗旱。全县共投入抗旱经费205.5万元,出动人力19万人次、出动机械2462台次、抽水设备2474台次。有49个单位的76位党员干部下到挂钩点,提供资金42.5万元,化肥5.5吨,大米3吨,玉米种6吨,薄膜2.5吨,塑料桶100只。通过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目前旱情得到了缓解,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干旱给群众带来的损失。二是加大治赌工作力度,狠刹赌博歪风。制定了《关于重申禁止党员和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参与赌博的规定》,对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赌博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细化了处罚措施。今年开展专项治理以来,全县共查处赌博团伙19个,查处违法人员171人。其中刑事拘留1人,治安拘留16人,罚款166人。涉及基层党员、干部4人;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单位以开展“五比五创”活动为载体,狠刹“空谈风、浮夸风、吃喝风、攀比风、粗暴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县委专门下发了《关于民主评议县级机关作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万人评议行风”活动。由县纪委牵头,对全县54家党政、事业单位,19家主管部门进行民主评议行风。
四、在为民服务上体现先进性
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成效与否的“第一标准”,把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作为“第一责任”,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每周一信访接待制度、民情恳谈制度、机关首问首办负责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在“第一时间”听到“第一信号”,落实“第一责任”,解决“第一需要”,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一是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清理解决了2003年以来的6件上访积案,给涉案人员以满意的答复;及时出台了《关于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实施意见》,通过落实失地农民的养老待遇、提高了征地补偿金额、无劳动能力或已散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纳入城镇居民“低保”范围、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在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未参加合作医疗的可以参加合作医疗等五条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失地农民基本生活这一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二是紧紧抓住民生之本,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通过协调市有关部门,提供公益性岗位236个,解决了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从寻甸农业剩余劳动力丰富、农民增收难的实际出发,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着力点,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狠抓劳务输出工作,层层签定了劳务输出工作目标责任书,把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设立劳务人员培训储备基金,设立了村级劳务输出联络员,县、乡、村三级联动,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今年上半年,我县成功组织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5755人,其中输出省外1106人、省内2519人,县内转移2130人。
五、在加快发展上体现先进性
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加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积极融入现代新昆明建设主流,抢占现代新昆明建设中产业转移的先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昆明市委、市政府加快北部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按照“三化一调整”的发展思路,实施“农业富民、工业强县”战略,努力把寻甸县建成现代新昆明建设新兴的重化工和能源基地、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环境优美的城市后花园、昆明连接滇东北的重要枢纽镇。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走两路、建三区”的思路,调优经济结构,努力构建以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为核心的良性循环经济,三个工业园区已见雏形,初步形成了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思路,围绕全县发展的重点,以招商促发展,在昆交会上与客商签定正式合同项目7项,引进资金总额达15.7亿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抓住“引清济昆”的重大机遇,做好“水文章”,优化水资源的配置。积极争取牛栏江、前进河两河治理工程项目的立项建设工作;抓住市委、市政府实施“乡乡通油路”工程和“通达工程”项目的机遇,加快县域公路改造步伐,推进全县公路网络建设。现已有12个乡镇通了油路。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县内生产总值6亿1219万元,同比增长1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69万元,增长56.1%;完成工业总产值4亿8977万元,增长50.3%;实现工业增加值1亿1565万元,增长95.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45.3元,增长14.66%。以上各项指标均超过全市同期增长水平。
六、在构建和谐寻甸上体现先进性
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创建“平安寻甸”的工作意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公共安全预警应急机制,及时有效地调处人民内部矛盾,保持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针对一段时间存在的昆明东风汽车公司拒绝向寻甸人售车、部分群众到省市医院就医出现的不协调等严重影响寻甸形象的问题,县委召开五机关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深刻分析了自身和外部的原因,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落实了工作经费,由政法委牵头,先后到昆明邀请有关方面的人士召开了四个创建“平安寻甸”座谈会,通过协调,达成了协议,取得了有关单位的谅解、信任和支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防控长效机制,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好专项整治工作,全县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3%,破案率上升2%,社会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切实处理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村务帐务管理、国企改制等工作中出现的信访问题,有效预防和控制了群体性上访、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通过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等方法,依法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部分营运车辆户主擅自对车辆喷涂、张贴“回民”字样及阿拉伯文标志,在县内外恶意敲诈、招摇撞骗,极大地损坏了寻甸形象的实际情况,组织民宗、工商、公安、交通、农机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在全县范围内对各类营运车辆、农用车辆擅自喷涂标志行为进行了大面积的排查、整顿,对冒充回民或以少数民族名誉等扰乱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打击。通过整治,有效地维护了回民的声誉及合法利益,促进了寻甸良好对外形象的树立。
七、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体现先进性
村干部待遇偏低、村级党组织工作经费无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一直是制约基层组织建设的“瓶颈”。县委把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作为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的一个着力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加以解决,有效地提升了全县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调控力。一是建立了村(居)“两委”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实行绩效挂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人均每月增加100元,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人均每月增加60元,由乡镇党委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兑现,以奖代补,解决村(居)“两委”干部待遇偏低的问题。二是针对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村(居)委会办公经费无保障的实际,采取由县、乡两级财政逐年解决的办法,确保基层组织工作的正常运转。三是切实解决村级党组织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加强和规范农村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经过组织部门多次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初步制定了寻甸县村级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十有”规划实施方案,计划投入资金192.75万元。
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永保党的先进性,是一项伟大的历史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仅靠阶段性教育就一劳永逸,必须着眼长远,常抓不懈,以这次集中教育为契机,继续在抓学习、抓落实、抓提高上下功夫,在真抓实干中体现先进性,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教育活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