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人才返回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公告: .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四)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三)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二)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 昆明市公安机关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综合成绩表(2025年5月13日)
信息化建设
[聚集新农村]
发布时间:2006-09-27 10:46来源:

 

感受福保新农村

从渔村到“中国十佳小康村”,官渡区六甲乡这片曾以发展速度快、经济实力强创下“福保经验”、“福保速度”的土地,在这个春天里,再度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受人瞩目。

新农村新规划

常常可以听到福保人自豪地说:“城里生活不稀罕,我们有车有房不比城里人差,现在,村里好多人的媳妇都是从城里嫁过来的”。

规划新村、建设新家园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之一。10多年来,福保村里,一幢幢规范、新颖的三层别墅式居民楼拔地而起,绿草茵茵、鲜花盛开的宜人环境替代了昔日泥泞脏乱的乡村道路。依傍滇池的福保人,在新村规划时,就铺设了雨水、污水分流处理的地下管网设施。

乡企产业化促经济腾飞

没有出让过一块土地,而是靠着产业化发展跨越一次又一次的经济腾飞,一直是福保人的骄傲。

20年前,世代搞农业的福保人办起了首个铸造厂,如今,全村拥有福保彩印包装厂、福保铸管厂、云南福保东陆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固定资产8.5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20年来增加了500倍,从最初的22万元发展到现在的6.6亿元,3个企业进入“云南省首届百强企业”。

目前,福保村的中青年都在村办企业上班,甚至毕业于北京、上海等大学的福保学子,毕业后仍回到了福保工作。

社会保障好“福气”

村委会的小刘的工作时间和机关干部一样,按时上下班。他的父母早已退休,拿着不低的退休金。

在福保,每位年满60的老人每个月都能领到退休金,老年门球队、地掷球队、健身操队、文艺演出队,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村里每年组织的外出游玩,让老有所乐的老人们的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村民把村里的福利叫做“福气”,眼下好福气多得讲不完:有小学免费教育、军属优待金以及由村委会代交的水电费等十多项福利待遇。

文化造村显特色

李秀山是沈阳小伙子,高跷踩得“贼棒”。他和400多名外地小伙姑娘们一起在福保村刚开的“大型水上歌剧院”表演《彩云天堂》。他说,自己是跑了几千公里的打工仔。

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同时,福保村进行了“以工补农、以工业发展扶持农业的”的大胆创新,并把眼光投向兴办文化产业上来,投资上亿元建成的福保文化城,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的旅游度假、会议接待和文化交流中心,拥有荣获吉尼斯世界之最的亚洲最大水世界,成功地举办了“首届福保亚洲杯攀岩比赛”,成为省内外声名远播的名牌文化企业,并带动了福保第三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借鸡生蛋”办教育

小杨读的是省委党校在福保办的大专班。从工厂下班的他正开车送孩子去学钢琴,他妹妹是从云大附中福保校区毕业,去年考上了天津一所高校。像他这样“本土培养”的人才差不多有200多人了。

福保人是千里马,也是千里眼。进入新世纪,福保人更将眼光盯牢了“借鸡生蛋”办教育。去年,福保与云大附中共同创办了“云大附中福保校区”,占地500亩、投入硬件设施资金2.5亿元的云大附中福保校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子在此深造,使福保这一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6月,福保又迈出了与云南艺术学院联合办学的新步伐。

福保已经走出“农庄”,“带头人”们正在谋划一个更美好、更具发展前景的“半岛计划”,福保明天会更好。

 

嵩明县提出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29个目标任务

□中共嵩明县委组织部

嵩明县以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质量为重点,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9个目标任务,从加强党员自身建设入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齐力构建和谐新农村。

生产发展

l、财政扶持向农业倾斜。积极培育财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有效配置政府性资源,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发展。

2、生产方式向高效转变。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路子,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3、产业链条向三产延伸。重点是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开拓农产品市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水平。

4、生产经营向规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生产,经营发展健康有序,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提高,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参与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优化。

5、基础设施向完善迈进。定期整修和完善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农业设施具有较强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完善,农资产品供给及时方便,村村建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点。

6、农民增收向市场拓展。花卉协会、养殖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作用明显,农村小额贷款及时到位,农民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下,自由投资、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进行家庭创业、自主经营。面向市场,培育有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创立自主的农产品品牌,农产品深加工发展良好。

生活宽裕

7、有住房。多数村民住房基本达到砖混结构标准,人均居住面积宽裕,实现居者有其屋。

8、有职业。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有计划、科学合理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减少农民,实现劳者有其工。

9、有增收。农民增收渠道多、增收门路宽,增收速度快,实现工者有其入。

10、有文化。严格执行9年制义务教育,提高高中生入学率,实现适龄者有其学。

11、有保障。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村村建有卫生服务中心(),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报销,实现老者有其养、患者有其医。

12、有救助。实施扶贫开发工程,提高贫困农民收入,对特困家庭实行大病救助,加大重度残疾人员和其他无收入来源、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弱智人员家庭救助覆盖面,实现弱者有其助。

13、有网点。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合理,村民文化活动网点健全,建设村民活动广场、放心商店、文化活动室、村民法制学校、村为民服务站等便民设施,实现活动有其所。

乡风文明

14、党的政策进村。依托各级党校、党员活动中心,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三会一课”,强化阵地作用,畅通以“一室多户数点”(即村级党员活动室、党员活动户和党员流动服务点)为载体的培训主渠道。

15、文明生活进村。农村生活区与工业生产区、畜禽养殖区分离,村民环保意识强,自觉保护人居环境,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和违章乱建的现象出现,农户室内外环境干净整洁。

16、法制教育进村。依托村法制辅导站,坚持法律法规知识宣传经常化、制度化,村民依法治村意识不断深入,法治意识普遍提高,自觉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守法经营、公平竞争。各种纠纷和不安定因素能及时发现,果断处置,无重大集体上访和突发性群体事件。邻里团结、家庭和睦、男女平等、勤俭持家,家庭纠纷少,互帮互助多。民事调解组织健全,人员、措施落实,发挥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明显。

l7、先进文化进村。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村民文化活动网点健全,建设村民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村为民服务站等便民设施。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中心)、村民活动广场和业余文艺演出队,经常开展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吸引村民、动员村民、教育村民。重大传统节日进行优秀电影放映。

18、优良道德进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民言行文明、礼貌待人、热心公益、助人为乐、娱乐健康,无聚众赌博,无打架斗殴,养成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诚信明礼、健康文明的好习惯。

19、科学技术进村。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等培训,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延伸到初高中。开展“科普”活动和“科技下乡”活动,科普宣传到户,村民自觉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婚事新办无奢侈浪费,丧事简办无铺张挥霍,无封建迷信现象,无非法宗教活动。

村容整洁

20、规划科学化。因地制宜编制规划方案,规划设计适度超前、特色鲜明,村庄建设量力而行,实现布局科学、功能明确、设施完善、资源利用高效、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方便舒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1、环境生态化。农村自然环境绿化、净化、美化,土地、森林、草地、湿地资源和重点动植物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平衡,村内建有公共绿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荒地头“五荒地”植被覆盖率高,噪声和“三废”治理达国家环保标准。

22、村庄景观化。村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保持良好,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保护和修缮完好,村民因村制宜,发展餐饮、娱乐、休闲、观光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农房建设和改造造型新颖别致,经济实用,美观大方,安全节能,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

23、设施现代化。城乡交通网络一体,道路畅通、宽阔、便捷,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村内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安有节能型路灯,使村民夜间出行安全方便。邮政电信、网络宽带、光纤电视等资讯传媒网络覆盖到村。水源地主要沟渠、河道、水库、水井等周边无污染物排放,农业用水有保证,人畜饮水安全洁净,水价合理。

24、村舍卫生化。村民逐步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电能等清洁能源。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认真治理“三边四区五堆”(三边即路边、沟边、河边,四区即公共场所区、交通要道区、垃圾堆放区、污水排放区,五堆即粪堆、草堆、柴堆、石堆、土堆),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处理体系完善,生活废弃物实行桶装车载压缩,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垃圾日积日清,河道内废弃物常年专人打捞,排水排污系统通畅,村村建有污水处理站。

管理民主

25、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村党总支结构合理、公正廉洁、团结协调、开拓进取,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起着“领头雁”的作用,战斗力、凝聚力强,群众信任度高,达到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评价好的“五好”标准。全县“双强”型村组干部占到80%,30%的党员具有“双带”能力,96%村党总支成为“五好”村总支。

26、村委执行力强。村委会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方式进行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主动担负起发展本村经济的职能,起到提供信息、决策组织、统筹协调、收支税费、投资扩大生产的作用,成为村经济发展的组织者和带头人。

27、党员感召力强。有一支精于高效、素质优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影响力强、群众拥护的党员队伍。党员能充分体现先进性,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做到思想领先、奉献在先、技能争先、创业当先、为民优先、危难抢先。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三问六必访:访贫问苦、访富问经、访民问愿,党员户必访、贫困户必访、老干部必访、致富骨干户必访、退伍军人户必访、意见大的居民户必访。

28、村民参政积极。村民普遍关心集体的利益和发展,主动参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决策,参与村两委会选举,正确行使选举权、监督权、参与权,积极为本村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村党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以“两荐一选”,(党员自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的方式产生。村委会主任和班子成员由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以无记名、差额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产生,群众对选举结果认同度高。

29、管理规范严格。制定有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委会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审计)制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程等民主管理制度。村级集体资金的收取、管理、使用规范,手续齐全,帐目清楚。每年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不少于4次,审议决定本村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规划、工作安排、大额经费开支、集体资产及其收益管理、社会稳定等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凡涉及到村级财务预决算、大额经费开支、集体资产的租赁承包、土地流转等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提交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有规范详细的书面记录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