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昆明市委电教中心
在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中,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党委,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方式,不断完善为民服务的新机制。撒营盘镇“为民服务中心”成立一年来,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地履行着——“为撒营盘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誓言!
2004年10月16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率先在全县成立第一家“为民服务中心”。
“为民服务中心”下设一个“为民服务大队”,“大队”由农业科技服务中队、社会事务服务中队、环卫志愿中队、效能监察中队和综合办公室构成。队员由政府机关、镇属各站所的135名党员干部组成,他们统一着装、训练有素,饱含激情,进行庄严的宣誓:为撒营盘的发展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同期声)
从此,这支“为民服务大队”就拉开了新的为民月良务的序幕,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忠实地履行着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
天刚蒙蒙亮,撒营盘镇“为民服务中心”的队员就拿起扫帚,走上街头,义务清扫集镇街道。
从撒营盘镇成立“为民服务中心”以采,天天有人扫街道,门前扫得千干净净,我们做生意也更好做了。(镇个体工商户同期声)
我们环卫中队在成立了以后,自愿组成了28人的环卫志愿队,对集镇的街面进行垃圾、卫生等处理,同时对乱停乱放的车辆进行管理,使集镇秩序井然、商业兴旺,解决了过去脏、乱、差的现象。
(撒营盘镇镇长、为民服务大队长张世奎同期声)
幸丘村委会,原有10个村民小组,因支持昆明市掌鸠河饮水工程建设而迁走了7个村小组,留下了3个后靠安置的村小组,交通中断、信息闭塞,给村民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中心”成立的第二天,队员们就来到的幸丘村委会二组,帮助村民测设村级道路。
幸丘村委会属于云龙水库的淹没区,今天我们在这个组属于云龙水库29个后靠安置的村组,根据村委会反映和我们实际调查以后,确实存在着村级交通道路比较困难。所以,今天我们撒营盘镇“为民服务大队”下来,带着技术员具体对村级道路进行测设。
(撒营盘镇镇长、为民服务大队长张世奎同期声)
队员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经过40天的苦战,16.3公里的环湖路提前贯通,一条900多米长的乡村道路修成了,原来连接二、三组的村内小木桥也变成了水泥桥。村民们为感谢撒营盘“为民服务中心”的队员,发自心底地把村内小桥叫做“为
民桥”。
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幸丘人民的关心,特别是去年我们撒营盘“为民服务大队”亲自派技术人员到我们幸丘二村进行勘查、走访。为我们幸丘人民建造一座“为民桥”,还有八、九百米的人畜驿马道路。(幸丘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为民服务站站长匡学明同期声)
集镇附近的撒老坞村委会办公楼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办公条件极其简陋。情况反映到“中心”后,“中心”人员积极与昆明市市政公用局联系,争取到47万元资金,建盖了村委会办公楼和教职工宿舍楼,新建了1788米的撒老坞村小组水泥路面。
为民服务中心一直为我们撒老坞村委会做出了实事,帮我们盖了撒老坞村委会(办公楼),还有教师住宿舍楼,还有桥梁、路面。他们经常的下村,经常地来到我们村委会,还有下村到村民中间去了解,有适时的困难,就及时地解决,及时地帮助。
(撒营盘镇撒老坞村委会主任赵国俊同期声)
今年1月,撒营盘镇卡柱村委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中,“为民服务大队”派出了10名队员常驻工程指挥部,全力协助工程指挥部,严把工程质量关。使投资270万元的“民心工程”提前4个月完工,改善了4600亩低产田的灌溉条件,新植了417亩蚕桑。项目区的土地当年就新增经济效益67万元,人均收入增加200元。
在2004——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中,我们农业科技中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协调各方面的情况下,使
投入27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当年投入当年见效。
(撒营盘镇镇长、为民服务大队长张世奎同期声)
三道河村小组是一个傈僳族聚居的边远山村,全村有83户 327人,该村依山傍水,气候宜人,但村民的经济来源单一,致富路子不宽。为尽快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为民服务中心”的队员,早在去年的秋收秋种时节,就提前对该村的烤烟种植面积进行了连片规划。在今年遭遇50年一遇的大旱面前,他们毫不畏惧,全力以赴奔赴抗旱保苗的第一线,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一棵棵就快干死的烟苗。
在烤烟移栽时候,“为民服务大队”的人员下来,帮我们挑水、抽水浇烟。柴油不够,他们帮助我们解决,使200亩烤烟能按节令栽种。(三道河村民 黎汉堂同期声)
为能使烟农在大旱之年有个好收成,让过多的付出有个好的回报。在烤烟刚开磅收购的当天,“中心”就在烟站成立了一支烟叶收购党员服务队,并设立了信息咨询台、群众休息处,买了茶叶、烧好开水,等待烟农的到来。
为民服务大队在烟站设立一个党员服务点,他们烧开水,人民群众来卖烟时,累了,可以在那里喝开水。在原来前几年是没有这种情况,今年他们像这种做了,人民群众非常高兴。
(卡柱村村民张正兴同期声)
我们老百姓非常希望党委政府能像今年一样,继续保持下去,每年都能像这种来服务,指导我们生产技术,以及各方面的关心,我们都
非常希望他们能保持下去。(卡柱村村民张正福同期声)
功夫不负有心人,党员们的优质高效服务,换来了烟农的支持和配合、理解与欣慰。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全镇的烤烟收购就圆满结束。创下了撒营盘镇烤烟收购秩序最好、收烟进度最快、上等烟比例最高的“三个”历史新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满意的目标。
在收购过程中,我们党员服务队的每一位队员认真接受烟农的咨询,处理好验级场上的一些秩序,保证我们今年烟叶的平稳平衡收购,我们完成了654599公斤的收购任务,均价达到11.98(元),上等烟比例达50%,创造了撒营盘镇烟叶收烟的历史最好水平。
(副镇长、农业科技服务中队中队长王斌同期声)
今年的8月9日,“中心”的全体队员早早地就来到镇政府礼堂,参加今年的第三次捐款送温暖活动。他们最少的捐50元,最多的捐200元。及时地为当地的困难党员、贫困学生和重病患者送去了一份份爱心。
我今年高考被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录取,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全家人正在为筹集学费发愁时,撒营盘镇领导为我带来了1000元的慰问金。在此,我代表我个人和全家人表示对撒营盘机关党员的衷心感谢!(贫困学生李夏清同期声)
尚德村委会二组的李寿梅,今年17岁。七年前,一起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母亲致残从此瘫痪在床。一直以来,左腿隐隐作痛的小梅不但要伺候瘫痪的妈妈,还要供养妹妹
上学。2005年7月30日,经昆明肿瘤医院确诊,小梅的左腿患了骨癌。这个不幸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小梅的精神就快面临崩溃的边缘。8月13日,“中心”主任和大队长主动放弃双休日,前往昆明肿瘤医院,看望刚做完左腿切除手术的骨癌患者李寿梅,并送去了3080元的慰问金。
感谢撒营盘为民服务中心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送来了温暖,现在我已经回到家休养,手术(做得)很成功,身体也比原来恢复得好。
(李寿梅同期声)
没有这些好心人,她(李寿梅)这只脚也没有办法医,昨日镇政府又来关心李寿梅,我们的心里,老的、小的都很感动。
(李寿梅姨妈的同期声)
常言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穷也不能穷孩子”。2005年1 0月2 0日,“为民服务大队”的队员再次来到撒老坞小学调研教育教学情况,看到小学生还在狭窄的校园内烧火做饭,烟雾弥漫着整个校园时,队员们的心情十分沉重。
今天我们到撒老坞村小学来具体调研教育教学情况,通过目前看来,教师的住宿情况基本得到解决。但是,我们这些学生还没有个食堂,自己在院坝里煮饭吃,遇到下雪、下雨以后,根本吃饭问题很难解决,所以我们决心在下一步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一个学生食堂。
(撒营盘镇镇长、为民服务大队长张世奎同期声)
每逢赶集日,撒营盘镇“为民服务中心”的队员,总是利
用街天人流量大的机会,纷纷走上街头,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及时把农作物大小春生产措施、撒坝火腿腌制技术、黄牛冻精改良技术、沼气池管理常识等送到群众手中。
中心运行一年来,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色:一是转变了服务方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传统等待服务为进村巡回服务。二是拓宽服务内容,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各项服务工作,重点突出为民办实事。
(撒营盘镇党委书记、为民服务中心主任钟佳文同期声)
转眼间,又到了撒营盘镇“为民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的第二个冬季,善德、卡柱两个村委会34个村小组4000人的生命线工程一一发增水库配套渠,由于5.8公里的主干渠所处地形复杂,在一季雨水过后,造成了多处塌方,泥沙淤积严重。“为民服务大队”的全体队员,手拿铁锹,主动帮助村民进行清淤,为来年的粮烟生产作好准备。
群众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总关情。今后,镇党委将深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巩固“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以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意识,以群众满意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撒营盘镇党委书记、为民服务中心主任钟佳文同期声)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撒营盘“为民服务中心“的队员一年四季奔波于崎岖的山路,寄情于农家小院。知民情、解民忧、顺民意、办实事,从未间断、从不言苦。他们只为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和庄严的誓言一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