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省委同意,我省从现在开始,用3年时间,在25个边疆县(市)建设边疆党建长廊,全面加强边疆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深化和拓展“云岭先锋”工程,为巩固祖国边防、推进边疆发展、促进边疆和谐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边疆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得到促进。围绕“云岭先锋”工程“五好五带头”的目标要求,80%的基层党组织达到“五好”,做到组织健全、设置合理、班子有力、制度完善,在凝聚民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实践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80%的党员达到“五带头”,党员意识进一步强化、党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员形象进一步树立,在推动边疆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中作好表率。通过建设边疆党建长廊,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边疆得到全面贯彻,边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群众收入明显增加,社会事业更加进步,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更加和谐稳定。
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强组织。在不同领域灵活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结合村“两委”换届等工作配强领导班子,从消除党员空白村民小组和没有党员的“两新”组织、加大培训等方面入手抓好党员队伍建设;通过抓好“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促进各项党建制度的落实。二是建阵地。要“建好一个阵地、筑牢两个阵地”——边境沿线党支部的活动阵地,要率先向“有活动室、有电教设备、有书报学习材料、有宣传栏、有广播、有国旗、有党旗”的“七有”目标迈进;要通过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主题思想教育活动,筑牢党在边疆的思想阵地;要推进边疆文化建设实现群众“有书看、有电视看、有电影看、有戏看、有广播听”,筑牢党在边疆的文化阵地。三是聚人心。通过构建村、乡、县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三级网络”,方便群众办事;建立和完善舆情机制、群众接待日等制度和机制,着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优先建立农村和社区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离任补偿等机制,拓展“困难党员关爱行动”,建立向贫困群众送温暖机制,切实关爱服务党员群众,凝聚人心。四是固边疆。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促进“兴边富民”行动的落实,推动边疆经济发展;推进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努力建设边防稳固、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新边疆。
我省边疆党建长廊建设要与“兴边富民”行动相配合,着力推进边境口岸和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做好边境沿线的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五通”工程的落实,展示国家形象。边疆各级党组织活动室、办公室等场所要悬挂党旗党徽,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村民委员会、城镇居民社区等要升挂国旗,进一步增强边疆党员群众的国家意识;边境口岸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窗口服务行业等部门,要全面推行党员挂牌上岗,设立党员先锋岗,展现党员风采,树立国家形象。
记者 谭晶纯(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