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启动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用3年时间在25个边疆县(市)建设边疆党建长廊,为落实“兴边富民”行动、构建和谐边疆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建设边疆党建长廊,是省委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深化和拓展“云岭先锋”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边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认真抓好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061公里。近些年来,省委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工作,通过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有力地推动了边疆地区党的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和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但是,边疆地区还存在着社会发育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面大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边疆党建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巩固边防、推进边疆发展、促进边疆和谐的迫切需要,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现实要求。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边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抓好边疆党建长廊建设。
明确目标任务,是抓好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前提。这就是要围绕“云岭先锋”工程“五好五带头”的目标要求,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全面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经过3年努力,使边疆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得到促进,做到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要创新组织设置方式,调整组织设置,配强领导班子,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落实好各项制度;要建设活动阵地,筑牢思想阵地,树立国家形象;要构建三级服务网络,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关爱党员群众;要切实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边疆和谐。
建立和完善机制,是抓好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保障。机制创新是推进党组织建设的强大动力。抓好边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机制。要建立上下联动、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的共建机制,指导有力、考核严格的督查机制,典型示范、群众参与的推进机制,为推动边疆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坚强的保障。要通过建立机制,完善措施,健全制度,做到上下联动、密切配合、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
推进边疆党建设长廊,必须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级党组织要把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实行领导责任制,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重视解决好边疆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加强党组织建设提供必要条件;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人人行动的良好局面。各级党组织要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把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各项工作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建设边疆党建长廊中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只要我们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创新推进,注重实效、狠抓落实,我省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必将有力地推进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建设边防巩固、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新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