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昆明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向社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窗口行业,公司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铸造企业精神,努力推动“公交优先、公交优惠、公交优秀”工程的深入实施,使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得到同步发展。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
一、提出了“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强素质”的工作思路。
一是以思想建设为根本、作风建设为立足点、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坚持群众路线。出台了《车队以上干部任前公示制》、《领导干部民主评议末位警示淘汰制》等15个制度,并与10个基层单位主要领导签订了《公交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
二是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认真贯彻落实《昆明市2001年-2005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形成了合理的年龄结构和梯次配备。针对干部队伍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妇女干部偏少的问题,加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2003年以来,通过民主竞聘先后有15位女员工走上了队长、副队长领导岗位,并在全司范围内自下而上民主推荐后备干部223名,其中中层82名、车队141名。不断加强和深化党员队伍建设,发展新党员,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对党员工作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使党员干部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二、加强对干部员工的宣传教育工作,培育企业精神
公司党委紧扣时代脉搏,及时提出了“团结奉献、爱岗敬业、优质高效、求实创新”的昆明公交企业精神。结合“云岭先锋”工程活动的开展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大对先进典型、榜样的学习力度,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使企业精神深入每一位干部员工心中。
一是针对公司近年来发展快、人员增加比较多的实际,党委加强了对干部员工的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以“团结奉献、爱岗敬业、优质高效、求实创新”企业精神为主线的昆明公交发展史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规章教育、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等教育活动。仅2006年1~12月,就进行员工培训近40次,其中对新招收员工(驾驶员)培训26次;干部培训10余次。进行各类演讲比赛8次,技术技能竞赛等活动16次,员工参与面达到98%以上。
二是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进一步强化企业精神。结合“云岭先锋”工程活动,认真培养选拔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向劳动模范、十佳服务明星、标兵、生产岗位能手等的学习活动。通过以上活动,表彰先进、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形成了有效地激励机制和明显的示范效应,激发起广大员工的主人翁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命名党员示范窗口29个、党员先锋岗29个、党员挂牌上岗746名。2005~2006年,开展党员为民活动129次。全司“青年文明号”车组由1998年的28台增至2006年的69台。其中国家级“青年文明号”3台,省级3台,市级63台,“青年文明公交线”7条,“青年安全示范线”3条,国家级“巾帼文明示范线”1条,市级2条,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60个。涌现了以26路、68路为代表的全国公交文明线路,塑造了一批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素梅、建设部劳模李新萍、全国城市公交十大标兵杨琼娥为代表的勤奋进取、勇于奉献的员工。
三是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力度。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采取宣传动员、演讲比赛、广播电视、宣传专栏、工作简报、学习交流等形式, 2006年,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继续办好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昆明公交人》双月画刊,各基层部门编辑《工作简报》134期,全年在各新闻媒体刊载宣传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文章共计489篇;在广播、电视播出宣传企业形象的新闻226条,并在《云南日报》、《昆明日报》、《都市时报》等组织专版,为企业生产经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党建工作的全过程
一是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公司党委坚持以爱国奉献为追求、人本管理为核心、优质服务为宗旨、学习创新为动力,建立具有城市公交行业特点和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为此,党委提出了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等十项原则。
二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稳定员工队伍。2002年,企业本着精干、高效、协调的原则,按照集团公司的框架结构,对各级管理机构进行精减和调整。撤销8个处室、1个部门,剥离2个部门,在确保内退人员利益的前提下,办理内部退养手续682人。仅集团公司机关就由166人减为54人,减幅达66.5%。处室部门由26个减为10个。自1995年实施无人售票改革以来,企业先后产生2000多名富余人员,党委和行政都进行了妥善安置,做到了转岗不下岗,没有将一名员工推向社会。党委还做了大量的耐心细致思想政治工作,使改革举措得到了广大干部员工的理解支持,使改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三是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实施爱心工程,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公司一直把让员工享受到企业发展成果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调资、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注重改善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作为对员工的关心。每年投入34万元为全司每个单位配备了共计价值40万元的桶装饮用水;投入34万元为全体员工发放生日蛋糕。2002年3月,集团公司率先在云南省成立了企业员工医疗互助会。集团公司现有6806名员工加入了医互会,占在册员工总数的98%以上。 逢年过节,集团公司都要把企业大家庭的温暖送给困难员工。2006年春节送温暖67人次,发放慰问金19800元。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员工文化活动,全方位打造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构建和谐企业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公司党委积极支持工会组织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仅2005年~2006年的两年间,集团公司先后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巴士杯”员工足球比赛、“七一文艺汇演”、首届“健身操大赛”、“员工双抠大赛”、“员工卡拉OK大赛”、“三八”妇女节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40余项;组织春城巴士足球队参加“广电网络杯”全国丙级足球联赛昆明赛区比赛、取得昆明赛区亚军和西南赛区第二名的骄人成绩;参加云南省足协、昆明市足协分别举办的“福特福克斯杯”、“赛拉图杯”业余足球联赛等仪式、活动和赛事近60项。2006年集团公司组建了“春城巴士威风锣鼓团”,是目前云南省规模最大、成员最多的一支锣鼓团。在2005年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民族民间鼓舞大赛中获银奖。
几年来,公司党委始终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强素质”的工作方针,大力弘扬“团结奉献、爱岗敬业、优质高效、求实创新”的昆明公交企业精神,抓住机遇,认真贯彻“三优”发展战略,通过制定实施《三年发展规划》,成为昆明公交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取得成绩最多、最鼓舞人心的历史阶段。企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攀升。在昆明市组织的行风评议活动中,市民对公司平均满意率达到了99.45%。公司的工作赢得了政府的信赖,社会的赞誉和乘客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