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云南省省会,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全市总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225平方公里,辖5区8县1市。全市人口619.33万人,聚居着汉、彝、回、白、苗、傈僳等民族。地形北高南低,属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全年日照时数2250小时,无霜期达240天以上,因温湿度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花开不绝,植物生长茂盛,以“春城”著称。野生植物有1200余种,有400余种传统花卉,是内地冬春早菜三大基地之一,农业以粮、烟、菜、畜、花、果等六大优势支柱产业为主。矿产资源有磷、盐、铜、铁、煤、钛、石英砂、粘土等,以磷、盐矿最为丰富,磷盐矿总储量居中国内陆第二位。工业形成了以卷烟、机电、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生物制药等为主导产业的生产体系,精密机床、光学仪器、磷化工、天然香料、名优卷烟、云南白药等产品驰名海内外。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3项,有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滇池、安宁温泉、九乡、阳宗海、轿子雪山等国家级和省级著名风景区,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全省,连接东南亚,集旅游、观光、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体系。
昆明,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西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拥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是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之一。发达的航空、铁路、公路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昆明国际机场是全国六大航空港之一,开辟了国际及地区航线170余条,通往曼谷、清迈、河内、胡志明市、仰光、曼德勒、万象、新加坡、吉隆坡、大阪、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主要城市。在建的昆明新机场是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全国第四个门户枢纽机场。随着泛亚铁路和昆曼、昆仰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昆明必将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昆明市高度重视利用外资工作,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环境,推行“阳光政务”,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建立最严厉的问责制度、最严格的限时办结制度和最严肃的服务承诺制度,打造“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三最四低”投资发展软环境。
2008年,全市最新重点推荐项目为:
农特产品加工业:以粮、烟、畜、菜、花、果等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加快市场建设、生物化工、良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外向型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生物医药产业:开发以天然药物为主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发展现有云南白药、三七、蒿甲醚、天麻、灯盏花等生物药系列产品。
卷烟及配套工业:在整和红云集团的基础上推进集群化发展,采取联营、参股、联产、重组等多种形式,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实现昆烟品牌的战略性扩张,打造“云烟”规模超万箱、税利超百亿元的世界知名品牌,巩固提高烟草产业的支柱地位。
冶金工业:采用节能降耗、降低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积极发展铜工业、适时发展铝工业、优化钢铁工业,鼓励发展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深加工及相关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把昆明建成全国重要的铜、铝工业基地和面向周边地区的钢铁工业基地。
机械工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进机械工业集群化,加快发展自动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强、节能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的现代装备工业,把昆明建成我国重要的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
化学工业:利用昆明丰富的磷、盐、钛、煤资源,大力发展磷精深加工产品和精细化工产业,延长磷化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光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引进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整合现有资源,加快发展光电子、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和软件产业,推进信息产业的软件外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