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部署,通过笔试、面试、考察、体检等规定程序,
2008年
12月,昆明市选聘的
193名高校毕业生正式到村任职,开展工作。在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下,通过落实工作责任,细化服务措施,全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一、
落实管理服务职责
1.
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
。去年
12月,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统一组织全市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岗前集中培训,各县(市、区)采取专门召开管理服务工作会议及座谈会等形式,对到任高校毕业生进行广泛政策宣传和教育培训,及时传达学习市委组织部对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相关要求,对高校毕业生的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县(市、区)选聘办、各乡镇党委及派驻村“两委”的工作职责,使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管理服务工作做到职责明确、任务明确、措施明确。
2.
努力解决好生活起居
。高校毕业生到村后,所在乡镇、村的领导干部一方面积极安排好他们的饮食起居,配备生活必需品,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进行防火防盗、安全用电、交通出行、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安全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加强安全防范,尽快适应环境。同时,及时与他们沟通、交流,听取他们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勉励他们努力工作,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
按时发放工作补贴
。各县(市、区)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发放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相关补贴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在财政配套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采取先行垫付的方式,按时向每名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足额发放了一次性安置费和一月份的工作补贴,切实落实好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工资待遇。
二、细化管理服务措施
1.
做好春节跟踪服务
。
2009年春节前,市委组织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对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的通知》,对春节期间大学生村干部的管理服务进行了安排。各县(市、区)委组织部按照要求,确定专门人员,及时了解每一位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假日期间的行程去向,积极为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回家过年提供帮助,对离家较远的同志,及时提醒他们提早购票,一些乡镇采取代购车票、派车接送等方式,方便他们回家过年。春节期间,各县(市、区)委组织部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对辖区内到任高校毕业生表示了节日的问候和祝福,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他们工作的信心和热情。
2.
制定管理服务细则
。市委组织部及时制定了《昆明市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试行)》,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待修订完善后及时下发。部分县(市、区)出台了《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实施细则》,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岗位职责、目标任务、考核奖惩和日常管理作了进一步细化,同时还建立了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日志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定期述职、群众民主评议制度和请销假制度等,为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管理规范、运行有序奠定了基础。
三、任职工作开局良好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全市大部分到任高校毕业生思想稳定,正在逐步熟悉村情村貌,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例如,选聘到盘龙区的两位高校毕业生到任后,从电子化办公入手,发挥各自特长,对村里的文书档案工作进行电子化操作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官渡区的到任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区委、区政府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为当地村民讲解科技知识、写对联,为贫困村民送去油、米等生活必需品,受到了村民欢迎。东川区组织到任高校毕业生开展了“我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征文活动,到任的高校毕业生发挥各自优势,积极谏言献策,为所在村的发展与进步提出自己的初步设想,得到了当地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众的认可。选聘到石林县大可乡的张云波和宜良县匡远镇的王锋锋等高校毕业生在春节期间自愿留村值班,为所在村的节日安全做出了贡献。(
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