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人才返回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公告: .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四)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三)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二)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 昆明市公安机关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综合成绩表(2025年5月13日)
信息化建设
【基层风采】勇立潮头谋发展 改革创新谱新篇
发布时间:2009-09-17 09:36来源:

    □中共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走进金所乡,集镇繁华、工业发展的繁荣景象迎面而来。
    金所乡是云南省8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以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成为了寻甸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主战场、县城的“后花园”、寻甸的“经济增长园”。2008年,实现税收总额1767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4.5亿元,粮食总产量1565.3万公斤,林业产值1377万元,畜牧业产值5735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656元。2008年10月顺利通过“昆明市文明小城镇”验收。在这些丰硕成果的背后,该乡党委书记徐正权正在默默诠释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个共产党员的奋斗目标。
    2005年8月,徐正权同志任寻甸县金所乡党委书记,同年12月任寻甸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县长助理、寻甸县特色产业园区常务副主任。到金所乡工作工来,他以务实的作风,昂扬的斗志,团结并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训,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不断增强解难题、破瓶颈、办实事的能力,全面、有序、稳步地推动了金所乡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一、加强学习,牢固树立个人良好形象
    “书记就是标杆,书记就是标兵,书记就是标准。”他恪守着自己的准则。在工业化加速、产业化升级、国际化拓展的新形势下,徐正权同志不断努力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深入考察学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培植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放意识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抓发展就要抓经济,抓经济就要抓工业,抓工业就要抓园区建设,抓园区建设就要抓招商引资、抓项目引进”的工作思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进田到地,进村入户,与群众促膝谈心。今年4月19日,在金所偏远的老海头村调研时,徐正权仔细询问村民们对中央和省市县关于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措施是否了解,还与几位村民座谈,详细了解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价格和质量,和大家一起测算种植一亩粮食的净收入等等。村民们为能有这样一位好书记而感到无比欣慰。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使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乡党委书记形成了亲民、爱民、为民、富民的高尚情怀,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戴。
    二、全力以赴,谱写特色园区建设新篇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徐正权同志始终坚持“团结第一、工作第一、创新第一”的工作方针和“工业大乡、产业强乡、物流活乡”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之天时、紧扣金所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之地利、借助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务实之人和,全面实施“工业强乡”战略,全面落实“543倍增计划”,加快工业化、产业化、集镇化进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全力抓好工业经济园、农业科技示范园、金融商贸服务园、旅游餐饮休闲观光园“四个经济园区”的建设,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宣传,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意识和“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招商者”、“金所无小事”、“你发财,我发展”等观念,把企业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充分利用特色产业园区的影响、辐射、带动作用,走“响应寻甸、呼应寻甸、策应寻甸、接应寻甸”的路子,着力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水平。在金所的建设发展中,徐正权同志倡导“一句话也是一种支持”、“企业不在大小,只要来金所落地就行;投资不在多少,只要投在金所就行”的工作理念。在他的带领下,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工业兴,金所兴”、“工业兴,寻甸兴”的发展意识和全局观念,以良好舆论环境凸显“洼地效应”、“连锁效应”和“亲和效应”。
    (二)强化教育,营造良好法制环境。立足“广”字听民意,做实“诚”字听民声,广泛开展“法律进村乡”、“普法进家庭”等活动,积极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形成以党委政府为“中枢”,法律援助窗口、法律援助服务队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工作体系,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随着入驻金所工业园区的企业不断增多和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需征地2300亩作为工业园区建设土地储备,针对在征地、拆迁的过程中出现的少数群众无理取闹甚至恶意滋事情况,徐正权及时组织法律援助服务队抽调25名工作人员,派出四辆宣传车,深入园区周边涉及土地征用、拆迁的7个村开展《土地管理法》、《治安处罚法》、《信访条例》等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受教育群众达1万余人。经过为期15天的集中宣传,消除了群众的误解,增强了群众的法制观念,保障了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了亲商、护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又如今年9月开展的褐煤洁净化利用实验示范项目建设征地工作,针对农户之间耕地地界纠纷和行政村地界模糊的问题,他组织相关部门人员,通过“上门办、公开办、及时办”,及时开展调解服务,确保了征地工作按时完成。还有在南磷集团建设用地征用过程中,需搬迁坟墓117冢,他一方面积极协调企业提高补偿标准,落实搬迁善后工作,另一方面以涉及坟地搬迁的家门族长为突破口,挨家挨户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攻坚克难、逐个突破,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坟墓搬迁工作,实现了群众、企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三)筑巢引凤,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工作中,他要求各村委、乡直各单位凡是企业要办的事优先办、快速办,凡是企业遇到的难题要优先解决,快速解决,全乡上下形成了一种亲商、护商、爱商的良好氛围。通过领导带头、带领、带动,各单位尽快行动,宣传推介金所,搜集筛选信息,跟踪洽谈签约,引进项目落户,迅速掀起了大招商、大引资、大开工、大建设的热潮,全面提升金所乡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2005年以来,金所乡共投入资金34804.4万元狠抓新农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90余万元狠抓集镇建设,投入400余万元狠抓集镇园林绿化及特色产业园区绿化建设,投资1130万元建成金河大道,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特色产业园区1号、2号、3号、4号工业大道路网及电网、水网等建设,投资4000余万元兴建排污、排渣管道27公里。与此同时,狠抓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促使全乡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观念根本转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全面提高,确保了各个招商项目“引得来,扎得住,发展好”,逐步实现了“创业在金所”、“教育在金所”、“和谐在金所”的良好局面。
    (四)招商引资,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定不移地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按照“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第一要事”的要求,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不断创新招商方式。2008年,在完成云南滇木纤维板厂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建设项目、寻甸龙蟒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3万吨硫磺制硫酸生产线项目等9个招商引资竣工验收项目的基础上,顺利实施了褐煤洁净化利用实验示范项目、寻甸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寻甸浩恒磷矿经贸有限公司摆宰磷矿开发项目、云南明盛养殖有限公司生猪养殖项目、凤龙山艺术园林项目等6个开工项目。2008年,全乡共计招商引资项目18项,合同项目资金97.5亿元,实际到位4.6亿元,完成年初县委下达目标任务的231.2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7.8亿元。随着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新兴推进,境内现有省属企业1户(云南省种羊场),大型民营企业5户(云南丹彤公司金所开发区、云南南磷集团寻甸磷电有限公司、龙蟒磷化工集团、云南奕标水泥有限公司、褐煤洁净化利用实验示范项目),乡镇企业583户。特色产业园区及金所小集镇居住人口现已突破11000人。金所已成为寻甸重化工业和建材业聚集区,金所工业已成为对全乡经济增长贡献最大、支撑最强、最有活力的产业,初步形成规模、集约发展工业和资源共享的特色产业园区格局。
    三、构建和谐,统筹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徐正权同志始终把统筹协调全乡各项事业发展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千方百计促民富,尽心竭力解民忧,忠于职守保民安。
    (一)科技教育强素质。“教育是基、科技是根、文化是本,只有培育有知识、懂科技的新型农民,‘红泥巴’才会变成‘金疙瘩’”、“治穷先治愚、治愚在教育”,这是徐正权同志的一贯主张。他高度重视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自2006年以来,紧抓机遇,筹集资金近10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有效促使全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四年来,全乡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人的精神风貌和乡村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二)扶贫开发惠民生。按照“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化“三农”、带“三农”、服务“三农”的思路,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体系,加大扶贫开发和项目资金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党员干部挂钩帮扶制度。据统计,全乡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次数达347次,共向贫困户提供扶持资金16486元。2008年,设立蚕桑种植产业发展基金15万元,设立水奶牛养殖发展基金20万元。
    (三)济贫帮困献温暖。作为一名乡党委书记,徐正权同志始终把贫困老党员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慰问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他常常深入农户、融入群众,关注贫困老党员和社会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排忧解难。每逢节日,都把贫困老党员和社会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情况记挂在心,把慰问贫困老党员和社会弱势群体的资金放在第一位统筹,把慰问贫困老党员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工作放在第一位落实。每次慰问活动中,他都要个人拿出钱对特困户加以慰问。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先后捐款5000余元为地震灾区献爱心。同时,亲自带领班子成员到金所初级中学看望地震灾区到学校寄读的12名学生,并为他们捐款捐物,使他们在异地他乡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强固根本,筑牢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促进金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键在班子、根本在干部、核心在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只有健康、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徐正权如是说。作为书记,他胸怀坦荡,高瞻远瞩,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保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切实加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按照建设一个“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工作得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领导群体要求,在领导班子的配备上,认真贯彻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使政治优秀、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有效地改善班子结构,增强乡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同时,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
    二是找准载体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在农村,以开展农村党员“三培养”、“党员示范户”等活动为载体,增强党员“双带”能力,使党员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在机关,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党员承诺制”、“党员示范岗”及“文明示范户”、“党员创业示范户”等活动;在企业,以弘扬企业文化、企业团队精神为主题,大力开展“党员创业先锋岗”等活动。切实增强党员的荣誉感与归属感,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与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真正实现“团结、民主、整改、干事”的工作氛围。
    徐正权,一个年轻有为的乡党委书记,为了这片金色田野的丰收,勇立潮头,乘风破浪,带领全乡人民不断谋划着金所未来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