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为民服务体系 拓展社区服务功能 全方位立体化建设社区生活美好家园
□ 中共官渡区委组织部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近年来,官渡区努力探索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路径,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以社区和谐推动城市和谐,进而促进全社会和谐,努力使社区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相互适应。
(一)筑牢基础,健全社区党建工作体系。结合我区实际,推广“两委一会一中心”社区工作模式,即按照社区党委(总支、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议事协调委员会、社区为民服务中心规范设置社区工作机构。全面开展“社区党的建设推进年”活动,完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创建党建“五好社区”为抓手,以党建工作服务社区建设为重点,把工作重心、工作职责转移到搞好社区服务上来。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改善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阵地,两年来共投入1051万元,为11个城市社区新购办公用房,总面积达1978.8平米。加大在新建居住小区内建立社区基层组织力度,世纪城、新亚洲体育城等新建大型居住小区内均成立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及社区党员服务中心,逐步消除社区党建空白点;同时,加大社区划分整合力度,今年新成立关上中心区、东骧、建工、曙光4个社区。
(二)推进社区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全区97个社区均成立为民服务站,逐步推行为民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打通基层为民服务通道,做到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在街道、社区广泛组建党员、志愿者等218支为民服务队伍,为基层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文体娱乐、助残帮扶等各类便利服务。采取建立党员联系户、结合党员岗位特点和技能特长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划分党员责任区及广泛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等措施,搭建社区党员服务居民平台,促使社区党员积极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主动承担民事调解、治安巡逻等工作,使社区党员在为居民服务中受到教育。同时,广泛组建社区党员、社区青年、社区科普、社区卫生、社区巾帼、社区群防群治、社区计生等志愿者队伍,形成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以创建“十星文明楼院”、评选文明市民、评比“五好家庭”和创建文明单位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广大社区党员和居民开展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文明风尚创建活动,使“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深入人心。
(三)着力完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区、街、社区三级为服务中心(站)建设,推进服务重心下移,在社区按需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实行“一条龙”服务,构建社区服务平台,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建立社区服务联系卡制度,开通社区服务热线电话,畅通民意民情“绿色通道”。各社区结合实际,分片划分联系点,做到每个社区工作者分别联系一个片区,并大力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坚持定期每月一次的楼院组长会,每月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每月为社区居民办一件好事、实事。不断深化党代表任期制工作,在社区为民服务中心(站)设立党代表接待窗口,辖区党代表每月定期接待来访群众,建立党代表提议制度,充分发挥党代表在收集民情民意、提出合理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构建党代表参与社区建设工作平台。
(四)抓实基层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抓好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省委组织部《基层组织建设十八项制度》在基层的有效贯彻落实,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推进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集中开展相对薄弱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提高工作,广泛开展党员政治生日谈话、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确保基层党员得到经常性教育。全面推行入党介绍人资格审查、预审、公示、跟踪考察登记、支部大会表决票决五项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工作制度,大力推行社情民意登记、社区资产管理、考勤考核等多项制度,采取社区干部述职、居民集中评议等方式,完善社区工作人员任用、考核、监督、管理机制,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党员和居委会干部的制度约束机制,促使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切实履行好职责。
(五)构建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积极探索符合官渡实际的基层党建工作载体,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开展百名干部帮建带发展、百名能手帮办带招商、百家企业帮联带就业、百名村官帮培带示范、百名代表帮解带和谐、千名党员帮扶带关爱“六帮六带”活动,推行“1+1+1”城乡党建互帮互助工作模式,即每个社区有1名机关科级干部担任“发展督导员”,定期指导所联系社区加强班子建设、找准发展路子,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每个社区有1名“大学生村官”,履行班子成员、宣讲员、服务帮办员职责,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每个社区与1个机关党组织挂钩,机关党员履行“致富引导员、民情收集员、纠纷调处员、帮扶联络员”职责,落实城乡党员结对联系工作。开展千名机关党员挂钩联系基层党员和困难群众活动,组建73支1868人的机关党员为民服务队,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开展结对帮扶、济困、助学等为民服务活动,形成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基层党组织上下联动、共促发展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