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人才返回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公告: .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 昆明市公安机关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综合成绩表(2025年5月13日) 昆明市公安机关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综合成绩表(2025年5月13日) 关于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体检及后续相关工作的公告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及综合成绩 (2025年4月27日)
组工动态
【党建在线】解放思想 科学发展 努力构建 和谐社区
发布时间:2010-05-05 16:16来源:

解放思想 科学发展 努力构建 和谐社区
□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街道小麻苴党支部
  小麻苴党支部所在的居民小组共有居民253户,650人。党支部有党员17名。近年来,小麻苴党支部在上级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在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居民收入、管理集体财务、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实施新村规划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居民住房质量、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表彰。先后被评为区“五好先进村党组织”、“先进党支部”,社区“先进党支部”,市、区“少数民族奔小康示范村”,市、区级 “文明村”以及“云南省科普富民示范村”、“云南省科普文明示范社区”等荣誉。
  一、小麻苴“城中村”改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背景
  小麻苴过去曾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村落,村民世世代代以耕作粮食为主。1992年,因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不断拓展,小麻苴由原来的纯农村变成了城中村,村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小麻苴党支部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超前规划、大胆实践,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村庄规划、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成功实施了新村规划,村民的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新村建设完成后,村民住进了新居,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村内基础设施较差,村间道路和主干道是土路,每到刮风下雨,村民和车辆通行在泥泞的路上,基本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怨声载道;村民环境保护和卫生保洁意识淡薄,乱丢垃圾和乱堆垃圾现象突出,环境卫生存在脏、乱、差现象;村内园林绿化较少、到处是黄土,村民无娱乐场所。针对这些问题,党支部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积极想办法加以改进,但成效并不明显。
  现代新昆明建设和“四创”建设工作的开展,特别是昆明市“城中村”整治活动的广泛开展,给小麻苴居民小组的村镇建设带来了契机,党支部一班人及时统一思想,围绕“城中村”整治要达到规划建设有序、治安秩序良好、人居环境改善、管理健全规范、基层组织坚强有力、社会安康和谐这一目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因地制宜,一件件的把工作落到实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小麻苴“城中村”改造党支部工作的主要做法
  小麻苴“城中村”改造工作开展以来,党支部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依法开展工作的原则,积极与居民沟通交流、听取意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加群众收入为目的,努力促进小组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昆石公路的建设、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给小组的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党支部一班人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实际,就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问题进行了反复的讨论、研究,制定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把加强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从发扬民主集中制,促进班子团结入手,完善了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居民小组议事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听取了群众意见,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村民们纷纷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并针对小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党支部和居民小组对原农贸市场进行了搬迁改造,兴建起了新的农贸市场,并由集体投资289万元新建了占地4.8亩的商业综合楼,为小组经济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的小麻苴八公里一带已经初步开发建成了以商贸为主的小集镇。由于领导有方,措施得当,小麻苴村集体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地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小组多渠道筹集资金10万元修建了从经济开发区到小麻苴新村全长2000米的水泥道路;投资50万元,为群众安装了有线电视;投资30万元,安装了自来水管道工程及电网改造工程,较好地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赞扬党支部和居民小组为民干了一件大好事。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各项事业进步。近几年来,区、街道、社区各级对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在政策扶持及资金投入上给予了小麻苴一定的倾斜。在各级的支持下,小麻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升学率达100%。党支部积极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得到了深化和完善。共青团、妇女、工会的文化活动得到了长期有效地开展。2006年,投资60多万元修建了村中小广场,增设了健身器材,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推动了全小组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实施新村规划建设,逐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发展集体经济,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是摆在小组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小组的土地面积日益减少,而人口却逐年增加,村民住房紧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老村房屋建盖时没有经过村镇规划,且建盖年代较早,房屋与房屋之间互相连接,空隙较小,空间不大,排水不畅,环境卫生较差,村间道路狭窄,路况极差,消防安全隐患大。如何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施新村规划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党支部发动党员干部在多方考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在群众中首先进行新村规划的宣传和动员,并拟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在上级政府批建的住宅规划用地上进行新村规划建设。整个新村占地55亩,住宅112户。建好后的整个新村道路宽敞,水电齐全,设施完善,文化娱乐设施俱全,绿化面积达43%,大大提高了村民的住宅质量和生活水平。
  (四)积极参与城中村整治工作,创建优美居住环境。在今年的城中村整治中,小麻苴党支部积极宣传城中村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动员村民踊跃参与,由于宣传到位,整个小组无违章建房加层现象。同时村民积极参与老村环境整治,对遗留了好多年的垃圾进行了清理,对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打扫。党支部和居民小组为建立长效的卫生管理机制,聘请了6名环卫人员对新村、老村环境卫生进行保洁;投资修建了3个垃圾池。同时,对居住在老村收购废旧物品的租住户加强了管理,定期检查,对积压的废旧物品限期处理,乱堆乱放现象得到了遏制。对村里的小作坊进行调查摸底,清理了存在安全隐患的家俱厂2家。党支部和居民小组高度重视防火安全工作,对全村每户逐一进行防火安全知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杜绝了火灾隐患。
  三、小麻苴党小组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的几点启示
  回顾近年来所做的工作,小麻苴党支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加强支部建设,发扬民主作风。党支部在1998年成立时,面临着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村民增收困难,生活质量得不到改善,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和困难。支部“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解决好这些问题和困难首先要建设好一个团结民主、协同作战、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因此,支部在党员、干部当中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党员干部带头发扬民主,凡涉及到小组集体各项事务,都经过支部、居民小组班子讨论,集体研究决定,支部、村民代表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再提交村民大会讨论,最后进行投票表决。党支部积极发挥了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有困难,大家一起面对;有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同时,党支部把认真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作风扩大到党员、村民代表和全体村民当中。通过支部民主生活会、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会、民情恳谈会、村民大会等各种形式,形成了党员干部讲民主,群众参与热情高,党员、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努力发展集体经济。农村要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只有集体经济壮大了,才能促进农村其他工作的更好开展。小麻苴党支部“一班人”认为:个别村民富裕了,那不算富,要让大多数人富了,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他们着眼集体对土地的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合理利用,积极建盖综合楼、农贸市场等,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增加了集体收入。下一步,党支部和居民小组也着手考虑对老村的改造,合理利用好老村的这一片土地,把老村建设好、发展好、经营好。
  (三)积极美化村容村貌。党支部和居民小组从过去开展各种单项整治建设,转到全面实施“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等四化为重点的整体建设。从过去侧重抓环境整治建设,转到同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发展公共服务,全面建设小康新社区方面来,到目前为止,小麻苴“四化”建设全面完成,整个新村道路宽敞,水电齐全,设施完善,文化娱乐设施俱全,绿化率达43%。建立了“户集、村收、乡运”的集中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工作机制,建立了环境整治维护的长效机制。
  (四)坚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党支部把加强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不断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从发扬民主集中制、促进班子团结入手,完善了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居民小组议事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党支部抓大放小,由过去管财管物的行政式、事务性领导转变到谋全局、把方向、管民生上来。在处理村务上,充分听取了群众意见,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经济和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村民们纷纷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并针对小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五)广辟增收渠道,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党支部的工作不能脱离现实,没有增收节支、群众不富裕就得不到拥护。目前,农民收入不能一味靠农业生产领域的收入,而要开辟多种增收渠道,实现农民收入的多元化。为了增加收入,小麻苴动员党员、干部想办法,出主意。他们认真分析村情,充分利用优势和盘活现有资源,建起了新农贸市场和商业综合楼。由于措施得当,小麻苴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居民生活有了分红和持续发展能力,支部和居民小组干部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拥护和赞扬。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村风文明。近几年来,党支部积极开展文明村、科普文明示范社区等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有计划、有组织。2004年,被授予区级文明村称号;2005年,被省科协授予“云南省科普富民示范村”、“云南省科普示范社区”。同时,党支部和居民小组加大投入,努力提高文化品位。在文体设施上做到有文化室、有球场、有健身器材。目前,新建设的文化室宽敞明亮,有图书、有报刊、有电视设备。广大村民对小麻苴支部、居民小组的工作给予了高度好评。
  小麻苴党支部和小组全体党员干部,将村民的利益放在心里,利用“城中村”改造机会,着力转变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工作作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广大村民交口称赞:“有这样一群带头人在村上工作,我们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