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昆明:以制度创新为抓手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
发布时间:2010-05-05 16:16来源:
昆明:以制度创新为抓手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
□ 夏自辉
2009年,昆明市以惩防体系建设为核心,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以预防为目的,坚持源头治理,深化改革,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突出重点,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讲话中指出:“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要途径。”2009年,昆明市结合实际,把“开展效能建设,强力提升行政效率”、“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创新以滇池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和水源保护区监督机制”、“创新政府监管、社会监管、行业自律的信用制度”等12个方面108项内容列为2009年制度创新重点工作,共完成涉及反腐倡廉制度创新项目58项,初步构建了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
二、围绕中心,确保制度反腐的有效性
一是抓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昆明市把“排民忧、解民难、化民怨”作为反腐制度创新的重点。围绕城市建设、民生保障、土地流转、拆迁安置等方面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工作的意见》,把“创新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创新形式,支持农民以农用地流转土地承包权、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创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政策制度”作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制度创新促勤政廉政,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9年,全市各级纪委组织135个巡查组进行党风巡查;对364个扩大内需项目、483个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促有关部门收回闲置或未依法办理相关手续的土地4.02万亩;受理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督办督查件967件。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工作,使农民得到实惠24247.6万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审批项目由96项进一步精简为86项,审批时限在原来基础上再压缩三分之一。
二是抓公共权力的腐败易发高发部位。昆明市针对人事、土地、规划、工程建设、金融等腐败易发高发的行业,出台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统一招投标监督管理机制的实施方案》、《昆明市全面落实“八个百分之百”切实加强建设工程管理责任追究规定》、《昆明市违反城乡规划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昆明市城乡规划管理督察制度》、《昆明市加强国有投资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若干规定(试行)》、《昆明市建设工程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办法》等涉及党风廉政建设范畴的多种配套制度,从不同层面来监督制约权力,预防腐败的发生。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2888件(次),初查核实违纪线索623件,立案208件,结案191件(含上年遗留案件),处分222人,其中县(处)级干部6人、乡(科)级干部51人,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超过亿元。
三是抓领导干部职务消费问题。昆明市开展了厉行节约禁止公款出国(境)旅游工作,组织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回头看,加强对公车私用私驾行为的监督检查,共查处违纪案件44件44人。2010年1月,昆明市制定下发了《关于主城四区党政机关实行公务用车专用卡定额包干管理的实施意见》,取消了主城四区公务用车,发放单位公务用车专用卡,明确公务用车专用卡的使用范围。此举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云南日报》等十多家媒体对此作了采访报道,对探索全市的公车管理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是抓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体制、机制和制度。2009年,昆明市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市实施“治庸计划”的意见》、《昆明市被问责领导干部相应组织处理意见(试行)》、《昆明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听证等四项制度实施细则》、《昆明市人民政府重要事项公示制度实施细则》、《昆明市人民政府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实施细则》、《关于在非公企业推行厂务公开的通知》、《昆明市2009年度推行阳光政务,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的意见》。修订完善了《昆明市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实施细则》、《昆明市加强和改进党风巡查工作办法》等制度。着力从党风廉政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寻找突破口,上紧安全阀,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三、注重实效,提升反腐倡廉制度设计理念
一是重视民主参与。昆明市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首先是向社会征集制度创新项目。2009年共收到来自省内外机关、企业、学校、社会各界人士的应征信函、邮件119件,评选出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15项,给予了奖励和借鉴应用。其次是加强宣传报道。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及时通报制度创新工作进展情况,深入宣传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形成了“人人关心制度创新、个个参与制度创新”的工作氛围。再次是在全市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领导干部活动,大大提高了全市干部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是突出制度的执行效率和结果应用。制度的生命在执行。昆明市组织开展了“行政效能提升年”和“干部作风改进年”活动,市属单位共查找问题670个并进行了整改。开展了“千名客商评价昆明软环境”活动,征集意见建议227条并督促有关单位进行了答复和整改。对领导干部工作电话接通情况进行督查,对违反规定的35名责任人进行了通报。根据相关问责规定,2009年,昆明市对682人实施了问责和追究,并4次召开新闻发布会、3次在全市性会议上对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有力地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和行政效能的提升。
三是善于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成果。昆明在反腐倡廉建设改革措施和制度的建立中及时引入科技手段和成果,积极提供相关线索,与省纪委合作在云南电视台党风廉政栏目拍摄专题片,在昆明市人民广播电台开通了“春城热线”及行政效能监督热线“昆明零距离”栏目,搭建了部门领导与群众直接交流的平台,2009年,“政风行风春城热线”播出146期,“昆明零距离”播出49期,从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角度,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四是积极鼓励引导制度创新。昆明市积极鼓励制度创新工作,市委、市政府每年组织一次创新成果评定,并进行表彰奖励。2009年7月,市委、市政府召开昆明市2008年度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成果表彰暨深入推进制度创新工作大会,对59项获奖项目进行了表彰,昆明市经济社会软环境建设系列制度获一等奖。2009年11月,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了《昆明市改革创新促进办法》,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推出了“明确职责、规定程序、措施激励、强化监督”等四大举措,起到引导、规范和保障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