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抗大旱 打好救灾主动仗
□ 中共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委书记 刘 荣
去年9月份以来,寻甸县发生了严重的秋、冬、春连旱,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威胁。全县48.5万人饮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3.7万人不同程度受灾,20.5万人生活需救济;小春受灾40万亩,占100%;森林管护面积近300万亩,防火、扑火工作量大等。寻甸县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围绕春耕备耕、人畜饮水、森林防火、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抗旱救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增强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决心,组织一切力量,调动一切资源,全力以赴抗旱救灾保民生、保春耕、保稳定。
一、县乡村组干部齐上阵,层层包干抗大旱
一是县级领导一线指挥。建立县级班子领导联系乡镇负责制,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协调解决抗旱救灾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县直部门结对帮扶。以县直部门与乡镇挂钩扶贫为基础,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帮扶。如:县农业局派出10个工作组500多人次到挂钩乡镇,实行分片负责,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害灾情,并实行灾情周报制。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投入1万元帮助扶贫挂钩点倘甸镇马街村委会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等。三是乡镇干部进村包组。全面实行乡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副职分片包干、一般干部进村包组的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河口、鸡街等旱情较突出乡镇,安排专人对群众用水实行全天候协调调水、组织分水,发动群众寻找水源、开辟水源,确保群众饮水万无一失。四是村组干部包户、包山头。全县每天有县乡村组干部3万余人奋战在抗旱防火一线,巡山护林员达到3000名。
二、自救互救相结合,突出重点保民生
一是发动群众抗旱自救。在饮水最困难的河口镇会猴子洞村、湾子村,动员村民自觉寻找水源,采取提、抽、灌、拉等方式解决饮水困难。二是动员一切力量支援抗旱。开展“共产党员抗旱救灾特别捐献”活动,截止3月底,共募集捐款430余万元。积极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抗旱心连心活动”,充分发挥省、市、县派驻各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优势,扎实开展以“带上一笔抗旱救灾资金、送去一批抗旱救灾物资、解决一个抗旱救灾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结对抗旱心连心活动。2个省直部门、49个市直部门、74个县直部门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成抗旱工作帮扶对子,15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带队驻村蹲点支援抗旱救灾,帮扶228个村组,截至3月底,126个帮扶单位已累计帮扶受灾群众78600人,投入救灾资金167.47万元,救灾物资折合人民币107.1万元,落实抗旱救灾项目41个。三是确保饮水安全。从备用水源、群众自救、补助扶济等方面作好城乡饮水应急准备,一乡镇一策、一村一策,措施细化到每个村,全面覆盖、不留盲点,千方百计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抓紧水源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鸡街、六哨、联合集镇应急水源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当地供水紧张局面。同时,及时部署并安排有关部门投入全县水源工程建设的当前、近期及长远建设规划工作。强化对学校、卫生院和“五保户”、“特困户”、“低保户”等重点群体用水状况监测,由驻村挂钩组、村“两委”安排专人定点定时巡察,及时掌握重点群体用水需求,并指定专人为孤寡老人和丧失劳动力的弱势群众送水,全力保证弱势人群饮水安全。
三、突出“四项措施”,确保干旱不减产
一是抓春耕备耕。全县贮备农作物种子7755.4吨,比上年同期增15.4%。14.82万亩烤烟漂浮苗长势良好,投资3100万元的烟水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蓄水总量7329.5万立方米。二是抓科技措施的实施。按照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农业损失非农业补的方针,继续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创新农业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农民素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重点水源保护区大力推广配方施肥,玉米化肥深施,水稻全层施肥,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技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三是抓农资市场监管。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及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秩序,重点查处坑农害农行为。四是抓劳动力转移输出。主动与用工企业对接,广泛收集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截至3月底,在加大培训力度的基础上,共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5968人,每天可节约近60吨生活用水;输出人员每人每月收入800元左右,全县农村每月可新增经济收入470余万元,为农村抗旱救灾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四个强化”抓预防,确保旱期森林安全
一是强化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签订户主责任书、村(居)委员会责任状、村民小组和林权所有者责任状、联防协议、相关单位负责人防火责任书等森林防火责任书,不断强化森林防火的责任意识。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每个乡镇均组建了30人以上的季节性专业扑火队,行政村、村民小组党员干部纳为护林队员,村级巡山护林队伍近3000人,对所有进山路口进行设卡,堵住火源入山入林,真正做到每座山头有人管,每个进山人员都有人问,每处冒烟都有人查。同时,迅速组建“共产党员抗旱先锋队”,共组建抗旱先锋队167支。形成以村组干部、新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农村党员骨干为主的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应急队伍,并及时开展培训,增强森林防火和抗旱救灾力量。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全面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重点加强中小学生、林区农户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寻甸电视台连续播放省、市、县森林防火戒严令和森林防火公益广告片,提高全民防范和参与森林防火自觉性。四是强化工作制度执行。实行24小时值班及领导带班制度,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取消双休日,叫响了“旱情一日不解除,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工作一日不懈怠”的口号。县纪委、监察局启用最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经常巡察、检查,强化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