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党员比例上升、党员知识层次提高,最新党员统计数据“亮点”多多,令人欣喜;党员发展工作不平衡,个别地方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不规范,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专家认为,有必要利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近年来,发展党员工作一直受到各方关注,党员数量变化等相关党内统计数据,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除了反映党员队伍的壮大,这一组组数字,还说明了什么?数字的背后,还有哪些情况值得注意?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党建方面的专家、学者。
亮点:令人欣喜
“党员队伍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结构也进一步改善。”面对党内统计最新数据,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张荣臣说出了他的感受。
新数据的确有不少值得称道的“亮点”。
年轻党员、女党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党员比例上升,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党员已超过党员总数的1/4。发展党员也有“亮点”。全国新发展党员中,近1/4是学生,增幅最为明显。在申请入党的人员中,新社会阶层人员已达10万人,尤其是非公经济单位的入党积极分子猛增13.9%,反映出党的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群众基础不断扩大。
问题:不容忽视
“亮点”频现,与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成就所带来的吸引力、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以及各级党组织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比如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力度大,主要原因是国家政治、经济形势越来越好,使大学生增强了对党的信任感。同时,高校也加强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增强了党的向心力。
与此同时,一些专家也指出,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目前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以及城市流动人员和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工作进展缓慢,部分企业和农村,不重视在一线发展党员,近年来发展工人、农民党员有所减少。
契机:整改提高
有关专家指出,发展党员工作,是一项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是关系到党的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重大问题。去年7月12日,中央专门召开了全国发展党员工作会议,并把这项工作提升到关系执政党生命的“基础性工程”的高度。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涉及城市和农村基层的第二、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将陆续开展。专家认为,应当利用这一有利契机,解决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首先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一环。要按照中组部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建立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基层党委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考评结果作为考核基层党委和党委书记工作实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强化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将发展党员业务知识列为“必修课”,提高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意义的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特别要大力做好培育“党源”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创新,着力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跟踪培养。要打破传统的用人观念,进一步拓宽选人育人渠道。如应结合党的先进性和时代要求,配合中心工作,注重提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经济人才、实用技术人才的比例;加强动态管理,从短期外出务工经商、搞经营管理的优秀青年中物色培养对象;做好宣传发动和配套工作,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激发年轻人的政治热情。
同时,也要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利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各地探索出的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等办法,增加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民主性,保质保量地把党的“基础性工程”建设好。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24日 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