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人才返回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公告: .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四)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三)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二)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 昆明市公安机关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综合成绩表(2025年5月13日)
信息化建设
湖北鄂城:农村党建系统抓
发布时间:2010-08-14 00:00来源:

    编者按: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委在调研中发现,尽管他们每一时期都在根据当时的中心工作抓农村党建,但全区农村党建工作仍然存在系统失调的问题:基层党组织整体战斗力不强;党员整体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党组织缺少对贫困和老年党员的关心和扶助,党内凝聚力不强;党员队伍的年龄偏大,活力不强,影响战斗力的发挥。

  为此,鄂城区委将全区农村党建工作视为一个“生态系统”,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区农村实施四大工程——强基工程、榜样工程、温暖工程和接班工程,全面活化了农村党建工作局面,促进了党建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原来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水利站工作的戴龙水,于2001年被镇党委选派在吴垴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挑起了发展贫困村吴垴的重担。4年过去了,如今的吴垴村引进了三家工业企业,年税收达100万元。村里不仅偿还了80多万元的债务,而且还投资110万元硬化了9.6公里的村内公路,建成了吴垴小学教学楼。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一致认为,这都是因为有了戴龙水这个好带头人。

  今年3月,鄂城区在全区农村党组织中实施“强基工程”,推广汀祖镇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做法,共选派了30名机关干部担任贫困后进村党组织的“第一书记”,改善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

  事实上,“强基工程”只是鄂城区构建党建工作系统格局的一个部分,与之相配套的还有“榜样工程”、“温暖工程”和“接班工程”。构建系统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按照鄂城区委书记陈伯才的构想,就是要“克服以往农村党建工作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以此带动全区党建工作走出新路子”。

查“病症” 开“处方”

  吴垴村曾经风光一时,上世纪90年代初,村办和引资兴办的工矿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到1997年,不仅工矿企业基本上都停产了,而且村集体还欠下了340多万元的外债。“造成这个局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涣散,战斗力不强。”鄂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丰学文认为。

  班子涣散、战斗力不强只是问题之一。鄂城区委组织部将农村党建问题专门立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一直以来,农村党建缺乏系统把握,经常顾此失彼,造成农村党建存在四大系统失调症状。一是基层党组织班子战斗力不强;二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对先进党员的宣传力度不够;三是党组织对贫困党员关注不够,党的凝聚力下降;四是党员队伍出现老化,活力不强。

  “病症”已经摆上桌面,如何开出对症施治的“处方”?鄂城区委班子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农村党建中存在的四大问题,要通过构建党建工作的系统格局来根治”。

  很快,实施四大工程的总体方案破茧而出:强基工程,通过配强村党组织当家人,优化班子成员综合素质,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战斗力;榜样工程,通过树立党员中的典型,从而带动全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温暖工程,扶助贫困和老年党员,增强党的凝聚力;接班工程,切实做好年轻积极分子入党工作,逐步克服党员队伍老化,增强党员队伍的整体活力。

系统抓 促和谐

  理直气壮地树立党员中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榜样人物的事迹,让身边的典型感动群众,让身边的榜样激励党员,带动全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鄂城区实施榜样工程的总体做法。

  2004年开始,鄂城区碧石渡镇首度开展“十大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活动,迄今已经评选出两届“十优”。为“十优”披红挂彩隆重表彰,在《鄂州日报》上刊发他们的先进事迹,举办事迹报告会等,碧石渡镇形成了一股学“十优”争先进的潮流。连续两届“十优”,该镇虹桥村党支部书记皮长生颇有感触:“被评为‘十优’,说实话,这没什么利益,但是这份荣誉的分量很重,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它要求我以后要更加努力,永葆先进。”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镇的“十优”评选程序,“海选”、公示、无记名票选等工作一丝不苟。在确定候选人阶段,村党组织推荐最优秀的共产党员参选,同时还接受党员自荐;在公示阶段,候选人的情况面向社会公开,如遇异议,经核实确有问题者,取消候选人资格;在评选阶段,全镇所有党员集中在一起,对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得票数列前10名的候选人将获得“十优”称号。

  自鄂城区开展榜样工程之后,该区各乡镇广泛开展此项工程,纷纷推出乡镇基层典型,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来确保全区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榜样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四大工程的接班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鄂城区农村基层要求入党的人数明显增加,且年龄结构比以前更为合理,青年农民要求入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新发展的党员素质普遍较高,尤其是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群众评价说:“如今的党员有干事的劲头,我们就有致富的盼头。”

激活力 显成效

  碧石渡镇卢湾村自然条件较差,基本没有适宜种庄稼的田地。曾经在企业当过负责人的卢文中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深知发展企业对全村群众的重要性:“不发展企业,别说致富,就是想吃饱也难。”卢文中大胆进行村内企业重组、拍卖,盘活了该村20家企业;注重引进人才和资金,新创办企业6家。由于村内企业的迅猛发展,卢湾村所有的青壮年劳力全部在企业就业,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8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富裕文明村。如今,村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2004年,碧石渡镇开展“十优”评选活动后,卢文中连续两届高票当选“十优”,这触动了全镇的党员干部,他们深有感触:“以前总觉得先锋模范离我们很远,没想到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优秀党员。”争先创优的竞争氛围蔚然成风。

  强基工程选好致富带头人,榜样工程树立身边先进典型,温暖工程不忘困难党员,接班工程做好队伍建设,四大工程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党建工作更具影响力。

  党建工作的加强带来了经济发展,目前鄂城区集体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有8个,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6个,80%的村都有村级积累。一大批年轻积极分子要求入党,特别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年轻农民入党积极性提高。2004年,鄂城区发展农村党员150名,35岁以下的占总数的71%;2005年,鄂城区发展农村党员达到161名,其中35岁以下的占发展总数的74%,农村党员队伍老化逐步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