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人才返回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公告: .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 昆明市公安机关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综合成绩表(2025年5月13日) 昆明市公安机关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综合成绩表(2025年5月13日) 关于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体检及后续相关工作的公告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及综合成绩 (2025年4月27日)
组工动态
【党建在线】昆明市六项措施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发布时间:2010-09-27 15:35来源:
                                                     昆明市六项措施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
        2008年以来,昆明市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制定出台优惠措施,面向全国公开选聘大学生“村官”,建立和完善六项措施,不断探索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促使大学生“村官”安心扎根基层、服务农村、成长成才。
        一、扩大覆盖范围,使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有平台。全市上下牢牢树立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后备干部来培养,作为引进人才来对待,作为基层骨干来使用”的理念,积极争取省级有关部门支持,制定出台优惠措施,面向全国公开选聘大学生“村官”。2008年选聘193人,2009年选聘1389人,其中,纳入省统一选聘范围的有954人,其余为昆明市自行选聘,将任职范围从村扩展到社区。对于大学生“村官”岗位出现缺额的,一律按照“大学本科以上、经济类专业、中共党员”优先的原则进行补录,既保证大学生“村官”全覆盖,同时又不断优化村(社区)干部结构。目前,全市96%以上的大学生“村官”为本科以上学历,基本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的目标。
        二、安排实职岗位,使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有载体。市委明确提出,选聘到昆明市的所有大学生“村官”全部任实职不任助理。按照市委要求,市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安排提出了明确意见。大学生“村官”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专职专选为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是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专职专选为村(居)委会副主任;是共青团员的,可兼任村(社区)团组织书记;能力特别出众、实绩特别突出的,可直接选拔到基层党政班子中任职。今年,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市委组织部进一步要求各县(市)区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选聘到昆明市到村(社区)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依法定程序参加选举,并实行专职专选。截止2010年4月,参加选举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人被选为村党组织书记、563人被选为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214人被选为村(居)委会副主任,522人担任村(居)委会为民服务站或社区工作站站长、副站长。通过担任实际职务,切实明确了权责分工,为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提供了有效载体。
        三、提高补助标准,使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有保障。昆明市各级党组织真情关怀、真正重视,不断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实行补贴逐步增长。在中央和省规定的补贴基础上,昆明市对于选聘到基层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含2008年选聘),从第二年起,在聘用期间每人每年额外增加1200元补贴,鼓励大学生扎根基层。二是强化和细化服务保障。对于条件较好的村(社区),一般都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有单间宿舍,有吃饭地点。对于在偏远地区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女“村官”,则实行分片集中居住、分组开展工作,切实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生活方便。同时,各级组织及时开展调研走访,安排专人对大学生“村官”的住宿、饮食、出行等方面的安全情况进行集中排查,及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工作困难。例如,安宁市投入10多万元资金,在金方街道建立“大学生村官之家”,统一设置宿舍、学习室、厨房、沐浴室,统一购买床铺、沙发、电视机和锅、碗、瓢、盆等相关生活用品,统一配备4台办公电脑,配发相关书籍和文件资料,为大学生“村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三是加强节日慰问和关爱。在2008、2009年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市、县组织部门及时召集大学生“村官”进行座谈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理顺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划拨专项经费,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各种形式的走访慰问,与大学生“村官”交心谈心、开展联谊,让每个“村官”感受到各级组织的关爱和温暖。
        四、强化教育管理,使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有能力。一是实施帮带培养。推行村(社区)“两委”干部帮带、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帮教、县(市)区部委办局领导干部帮扶、定期与大学生“村官”谈心交心等措施,做到每名大学生“村官”都有一名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和传帮带,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服务和管理工作。二是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定期组织座谈、建立qq群、创办大学生“村官”网、开办《大学生“村官”报》等方式,不断促进大学生“村官”沟通交流,激发工作学习兴趣。例如,石林县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大学生“村官”定期联谊,促使他们发挥才艺、展现自我。盘龙区以大学生“村官”为编辑,创办了《大学生“村官”报》,促进他们自我学习、自我宣传、自我服务。三是加强培训教育。定期邀请各级党校及农、林、水相关部门专家和领导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专题辅导,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技巧。在“请进来”培训的同时,积极“走出去”开拓视野。2009年10月,市领导带队,组织100余名大学生“村官”赴江苏省华西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四是加强实践锻炼。注重在政治方面适当倾斜,重大会议和活动都邀请大学生“村官”代表参加,让他们熟悉重点工作,引导大学生“村官”了解和掌握当前全市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等重大工作的政策和进展。一些县(市)区大胆地把大学生“村官”放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群众工作、社会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中,让他们在一线历练本领、增长才干。
        五、鼓励自主创业,使大学生“村官”建功立业有空间。2009年,市委组织部与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市委、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10部门联合出台《鼓励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创业的通知》,整合信贷资源,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创业机制,今年1月,建立了云南省首家“昆明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支持;同时,酝酿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帮扶计划,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发挥专长,学以致用,充分发展自身优势和所在村(社区)优势创业创新创优。
        六、畅通流动渠道,使大学生“村官”合理分流有途径。一是培养村级组织带头人。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村官”,实行重点培养、鼓励竞选,选拔储备一批新农村建设中坚力量。例如,选聘到晋宁县昆阳镇上方古城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李焰,因工作实绩突出,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在村党总支换届选举“公推直选”中,以绝对高票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并被推荐选举为新一届镇党代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转变。二是储备一批熟悉基层的党政领导干部。拿出专门名额,面向工作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定向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利用3-5年时间,使一批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街道)班子成员甚至更高领导职位。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174名大学生“村官”考取公务员。同时,为进一步形成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一线选拔的培养选拔链,今年6月,我市采取“公推公选”的办法,选拔了一批乡镇党政正职担任市级机关副县级领导职位,为各级领导班子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支持。三是选拔储备一批“大学生‘村官’企业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筹备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资金”并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园”,积极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创业能力。目前,全市已有50名大学生“村官”进入企业工作。通过多管齐下,切实为大学生“村官”合理分流广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