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人才返回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公告: .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 昆明市公安机关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综合成绩表(2025年5月13日) 昆明市公安机关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综合成绩表(2025年5月13日) 关于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体检及后续相关工作的公告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及综合成绩 (2025年4月27日)
组工动态
【人才天地】“良 木” 引 得 凤 来 栖
发布时间:2010-09-29 16:02来源:


                                                                           ——盘龙区柔性引进卫生医疗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中共盘龙区委组织部
        “良木”引得凤来栖,栽好梧桐引凤来。近年来,盘龙区坚持秉承“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人才工作理念,在全区卫生系统创新引才思路,打破档案、身份、时间等“刚性”因素的制约,在“柔性”引才聚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较好地实现了人才、智力由“刚性使用”向“柔性引进”的转变,“柔性引才”逐渐成为全区卫生系统人才工作的一块响亮品牌。近年来,全区卫生系统先后“柔性”引进人才200余人,全系统先后在全国市级以上医学类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促进了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推进了各项工作落实,所属多家医院和卫生院多次受到省、市、区表彰奖励。
       构建情感式引才模式聚才引智
        “林茂则鸟聚,池积则鱼集”。盘龙区坚持引导全区卫生系统以开明、开放的心态广揽贤才,通过定期拜访、征求意见、加深感情,让所需人才感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诚意,感受到全区卫生系统的诚意,使其与盘龙区和卫生系统的心贴得更紧。
早在几年前,在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区卫生局党委的统筹下,区人民医院就率先设立外联科,专职负责人才联络引进工作。
卫生局党委在区医院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人才调动政策受限,长期未招聘在职在编人员等情况下,根据医院医疗卫生现状和患者需求,突破“异地不能执业”的禁区,将引才视野拓展到区外医疗卫生战线上的名医名家,积极探索在省、市级医院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中,引进专家教授到区医院工作的新路。
        区委、区政府和区卫生局党委班子成员积极倡导诚信和真诚,注重情感引才,多年来,一直与省、市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用他们的技术为盘龙区服务,通过各种形式与区外名家名医联谊,沟通了解,诚心诚意邀请这些专家教授到医院工作,通过多方联谊沟通和诚邀,医院先后引进40多名适合医院业务发展的专家教授来院工作。
        在这些专家教授中,大部分同志具有精湛的业务技术,优良的医德风尚,严谨的科学态度,勤奋的敬业精神,在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是专业技术的学科带头人,也是社会宝贵的资源财富。工作中,卫生局党委和医院坚持想专家所想,充分考虑到这些老专家和老教授的身体状况,一星期只安排三至四个半天班,坐诊治疗指导工作,并专门安排车辆接送老专家、老教授,以免他们受挤车之苦。
        为使这些老专家、老教授心系盘龙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他们当做全区卫生系统的“自家人”看待,当做盘龙人看待,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悉心照顾和关怀,每缝过年过节,生病住院,卫生系统的有关部门和领导都要召开座谈会,听取这些专家、教授的意见建议主,挨家逐个走访慰问,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隆重热烈的专家聘任会和春节联谊会招贤纳才,加强与这些专家、教授的联络,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慰问,至今已举办13届联谊会,而每当这时,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四套班子的领导也会抽出时间出席专家聘任会,并向专家颁发聘书,使许多专家、教授深受感动。
        在区人民医院,为了推进医院的发展,提高医院的知名度,院长和立始终以诚相邀,三番五次登门拜访,真诚邀请区内外自己熟悉的一些退休的知名老专家、老教授到区医院发挥余热,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明庆华教授是云南省著名的内分泌专家、附二院教授,为邀请明教授到区医院内分泌科指导工作,和院长四次登门拜请,使明教授深受感动,终于答应来区医院“传、帮、带”,为振兴医院出力献策。在和院长的真诚邀请下,已年过七旬的云南省著名脑外科专家、附一院李福得教授、云南省著名胸外科专家肖正清教授等到区医院工作后,无论何时,只要医院有“急、危、重”病人,哪怕深更半夜,接到电话也会及时赶到医院指导抢救病人,为医院的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保障工作作出了贡献,为医院的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受邀在区医院工作的云南省著名呼吸道专家、昆华医院胡福定教授感慨地说:“盘龙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区医院这样真心诚意地对待我们,是我们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的希望,盘龙区人民医院虽小,但带给我们的却是浓浓的情谊和温馨,我愿把毕生精力献给广大患者,献给盘龙区的卫生医疗事业!”
        【启示】盘龙区卫生系统的情感引才模式,给区(县)一级医疗卫生系统引才工作带来了一个新启示,这就是:这种引才模式投入少回报高,相当于医院背靠着“名医名家”这棵大树同步成长,不仅使本区患者不出区外就能接受“名医”诊治,给患者带来方便,还通过一批批专家来医院工作,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和新经验,等于不断地给医院“输血”,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医疗水平。实践证明,要使医院出现“品牌”效应,就必须有求贤若渴的理念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浓厚氛围,用真心、真情凝聚人才共谋发展。
         “借脑发展”打造“聚才磁场”
2008年初春,盘龙区人民医院在昆明市北市区云波社区卫生服务站,引进了由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云南省著名的姚氏中医世家朱光海、赵伯伦、张浩然、姚克敏开设的中医门诊,以祖国传统的中医药服务小区居民群众,开创了中医世家服务社区的先例,成为全市社区“第一家”。
        托管嵩明县阿子营镇和滇源镇的医疗卫生系统后,卫生局党委又从省第三人民医院聘请了3名专家,坚持每周六街天为当地村民就诊,解除病痛。同时,区人民医院五官科还利用农村“街天”,流动到农村为农民诊治,结束了镇卫生院因人才技术力量受限未设置五官科的历史,让农民在卫生院就能得到有关专家教授的诊治。仅2010年上半年,卫生局党委就先后依托所属医院,派出专家教授80多人(次)到社区和农村基层,特别是边远村寨为群众就诊服务,先后就诊900多人(次),深受当地农民群众欢迎。
        打造“聚才磁场”,走“借脑提高、借脑发展”捷径,这是全区卫生系统探索的又一条引才路径。
        医疗卫生工作是技术含量高,责任风险大的行业,对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要求高,规范严,而区外的一些专家级人才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把好医疗质量关,指导带教全区医疗系统医务人员,培育培养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区委、区政府引导全区卫生系统牢固树立“借脑生智”理念,首先在“内聚”上下功夫,加强对现有卫生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大力培养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医院管理人才。
        在整合本系统内人才资源,借他们的“智慧”对全区医疗卫生系统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供决策依据的同时,结合全区医疗卫生系统实际,按照“引进一名人才、激活一个学科、培养一批人才”的引才理念,依托所属医院技术设备和骨干,采用技术指导、技术合作等方法,吸引区外高层次医疗专家到全区医院(卫生院)进行临床教学和临床诊断,着力提高全区医疗卫生系统技术骨干力量的救治和应用能力。
        对“借”来的区外人才,尤其是具有省内外较高声誉的高层次人才,主要是与决策层沟通,进行思想碰撞,从战略和全局层面上提供智力支持,帮助扩大视野、启发新的思维、指出新的路径,近年来,全区医疗系统先后与80多名区外医疗卫生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达成“借脑”协议和个人服务意向。
        在“借脑”工作实施中,全区卫生医疗系统首先依托所属医院设备和技术力量,根据业务工作需要,每月安排一次不同专业的专家讲座,通过授课讲学,提高医护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其次,根据专家专长特点,选择医生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发展方向,在“名医名家”的言传身教下,培育成长、培养成才。再就是由专家、教授引导病案讨论,病例分析,规范操作规程,防范医疗事故,严守医疗质量关。同时,在专家指导下,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工作,既让这些专家教授服务于全区医疗卫生的发展,又延伸他们自己的事业“触角”。
        “他山之石”激活“一池春水”。通过实践和探索,全区医疗卫生系统有了新的发展。在区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刘志慧在云南省著名的皮肤科专家冒长峙教授长达10多年的指导下,先后完成多个省级三等奖、市级二等奖的医疗科研项目研究,通过“借脑引智”到区医院后,刘志慧率先垂范,不辞辛劳,言传身教,通过“传、帮、带”等多种形式,为区医院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有的技术骨干还为医院带来了创新项目与产品,有的科室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在普外科,通过人才引进及专家指导,全科医护人员能独立完成腹腔镜微创手术、微创颅脑外科手术;在心内科,通过专家的指导,对完成心脏临时起搏器安装术也成为常态;在五官科,通过人才引进及专家指导,全科医护人员在声带疾病治疗中达到了市级医院水平;在妇产科,通过人才引进,不断完成阴式子宫切除术、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液基涂片检查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填补了盘龙区医学领域一些空白,不仅创新发展了学科建设,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启示】作为区(县)医疗卫生系统,必须从人才竞争条件相对不优、人才竞争力相对不强的实际出发,把智力引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用人不养人,留人不拴人。盘龙区卫生系统的“借脑”对象,大都是涉及卫生医疗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这些高层次人才自身的名望和魅力又放大了人才效应,强化了“借脑”引智的力度,使其工作链条得到了有力延伸,从而赢得了医院发展壮大的机遇。
        兼职式与“刚性”选才并举“外引内聚”人才
        区委、区政府依托盘龙区卫生局所辖医院(卫生院)大都地处昆明主城区,基本医疗设施条件相对较好这一优势,通过兼职式引才模式,聘请省、市和其他主城区医疗卫生系统的专家、教授和专业技术人才,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到区属各医院(卫生院)兼职兼薪,满足全区各医院(卫生院)特别是街道(镇)医院(卫生院)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
        工作中,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职称人才的缺乏,各单位都视之为“香馍馍”,办理调动比较困难。在使用上,盘龙区采取灵活兼职方式,既不办理调动,也不要求坐班,由医院合理安排专家坐诊时间,满足病人需求,让病人在区级乃至街道(镇)医院也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服务。
        由于所吸纳的卫生专业人才不受地域、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加上盘龙区得天独厚的城市区位优势,使一批区内外的卫生专业人才踊跃到全区各医院和卫生院(院)兼职。
        在施行兼职式引才模式的同时,区委、区政府还建立“柔性”与“刚性”引才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不断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选拔力度。
        2009年11月,结合盘龙区卫生系统班子建设和人才需求实际,在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卫生局党委在所属医院开展了书记、院长公推直选工作,通过“刚性”方式公选了所属精神卫生防治医院、南屏口腔医院,以及联盟、茨坝、双龙、双哨、小河卫生院等医院和卫生院的11名书记、院长(副院长)。整个公推直选工作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在全系统进行公告、公开报名,按治院方针、群众投票、组织考察三项要求进行综合考察,综合成绩第一名的竞聘者,任命为所报考医院的行政负责人。
        此次公推直选工作呈现三个特点。即:公选职位多。共有5家单位9个行政领导岗位;参加范围广。全系统各单位符合条件的在职工作人员均跨单位报名进行竞聘,拓宽了选人渠道;考察更全面。每名竞聘者的成绩由治院方针、群众投票、组织考察三项内容构成,既全面考察候选人,又由群众认可,避免了单一的群众直选或党委直接任命的片面性。
在公推直选医院行政负责人的基础上,局党委还在精神卫生防治医院和南屏口腔医院党支部,分别召开两次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了支部委员和支部书记。
        全区卫生系统人才引进工作方式和路径的成功探索和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医疗技术队伍的发展和稳定,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疗业务的发展,群众和患者对全区卫生医疗系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特别是随着兼职人才的“聚集”和医疗设备的更新,一些医院无论是彩超、ct等医疗设备,都尽可能安排省、市级医院专家利用业余时间诊查,并通过专家对专业技术的“业务引导”,提升专业技术骨干的技术水平,确保病情诊断质量,增强病人的信任度。
        与此同时,无论是会诊、急诊、危重病人抢救,只要病情需要,医院都能够及时邀请专家参与指导救治,甚至由病人点名的省、市级专家,也能做到随需随请、随请随到。在诊治病人的过程中,患者虽然享受到的是高层次专家的诊治服务,但仍按区乡级医院收费标准收费,费用低廉。
        通过多方式吸纳引进人才,使全区医疗卫生系统全面建设不断得到发展。目前,全系统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99人,本科以上学历170人,占34%;中级以上职称190人,占38%;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50人,占10%,人才的职称、年龄、知识结构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科学高效的人才梯队正在逐步形成。
        【启示】工作不等于职业,而职业则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所做工作的集合体,包括一个人在工作环境下的整个生活,拥有职业的人会在某份工作的要求之外拓展自己的职业,获得心理和人生价值的融入和满足。“闻鼙鼓而思良将”,盘龙区在通过兼职式引才模式,吸纳区内外卫生系统的专家、教授和专业技术人才,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到区属各医院(卫生院)兼职兼薪,在较好地满足全区各医院(卫生院),特别是街道(镇)医院(卫生院)对技术和人才需求的同时,通过“刚性”要求,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公开选拔任用医疗卫生系统领导干部,这种“刚柔”相济的“招才聚智”方式,营造了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