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人才返回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公告: . 2025年度昆明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公告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五)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四)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三) 昆明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二)
2006第十一期
让绿水青山永驻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6-12-22 00:00来源:

原标题:让绿水青山永驻彩云南

绿水青山,是上天给予彩云之南的美好馈赠。“十二五”以来,我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把七彩云南建设成为祖国南疆的美丽花园。”党代会报告中勾勒的美好蓝图让代表们向往、振奋,围绕森林云南建设、九湖治理等内容,代表们说经验、谈建议。生态文明这个代表们口中的热词,正厚植于云南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心中。

专注

加大治理力度

守护绿色“生命线”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大理要先行。”孔贵华代表开门见山。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把以洱海保护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把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保护好洱海”的嘱咐牢记心间。

洱海保护力度之大、决心之坚,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十三五”期间,大理州将实施洱海流域保护治理六大类工程124个项目,总投资217亿元;今年共实施22个项目,截至11月底已完成投资21亿元,接近“十二五”时期投入的总和。

如今,洱海流域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洱海保护将实现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从环保部门单打独斗到多部门联手共治,从末端截污治污到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转变。

为破解资金瓶颈,当地不等不靠,采用PPP模式、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积极筹资。孔贵华说:“我们将认真贯彻党代会精神,坚决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保护洱海一池碧水。”

在全国率先出台国家公园管理条例,成立全国首个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协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云南有丰富实践,更有积极创新。

张纪华代表注意到,“生态文明”四字在本次党代会报告中被多次提及,这让他倍感振奋:“下一步我省在生态环保工作中,将做到坚持“两山”理念,筑牢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优先,推进环境质量提升;坚持党政同责,严格履行环保责任等八个坚持,并构建质量目标体系、环境防控体系等八大体系,以切实有力的行动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讨论

保护发展并行

集聚绿色新动能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报告提出的“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普洱代表团中引发了强烈共鸣。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目前普洱市绿色产业增加值占传统GDP的比重达到71.5%。卫星代表介绍,普洱市将继续全面推进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社会绿色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循环低碳示范城市(县、镇)“八大试验示范工程”,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全省发展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许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提到,不少曾经贫困的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林业产业,满眼葱翠变身“绿色银行”,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诠释。

有产业的绿色发展,也有城市的绿色发展。刀文代表说:“在马龙的城市建设中,我们立足生态绿色生命线,实施全民绿化、生态修复,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县城园林水平。”目前,良好的生态效应已经凸显,游客纷至沓来。马龙县又因时因势提出打造“运动休闲之城”,让城市更有品位和韵味。

从生态资源到生态资本再到绿色产业,对如今的云南而言,保护与发展并非一枚硬币的两面,而是互促互进、和谐共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丽仙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