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迎难而上 打出漂亮“翻身仗”
——云南集中推进社会组织“两个覆盖”专项行动观察
通过党建覆盖带动,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专业“智囊”作用、参与社会治理,是云南集中推进社会组织“两个覆盖”专项行动引发的效应。不仅如此,年初至今,云南全省的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由年初的8.3%,攀升到10月底的91.4%,党的工作覆盖率达97.53%。
为何要在社会组织党建上下更多功夫?又是如何在“覆盖提升”上打出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进云南寻找答案。
必须建!
——不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全面从严治党就不全面
云南为何要抓社会组织党建?
先来看一组2015年底的数据:全省社会组织2.3万多个,拥有369万多名会员,仅有1309个社会组织成立党组织,2万多名党员亮明身份。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这是总书记为云南发展确立的新坐标、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社会组织作为党和政府的智囊团,全面深化改革的‘助推器’,我们必须加强党建工作,引领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全省乃至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作用,决不允许出现抱团团、搞垄断,甚至与党和政府唱‘对台戏’的现象出现。”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小三解析说,“由于社会组织党建长期处于‘体制外’,无人抓、缺经费、少场所等问题突出,相当比例的党组织不能正常开展活动。全面从严治党不能有死角、‘软肋’,缺了这一块,全面从严治党就不全面。”
基于这样的认识,云南省委把2016年确定为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出“整体谋划、分类实施、无的要有、有的要强”抓基层党建的总体思路。以此为契机,省委组织部在全省深入开展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提升行动,自上而下健全领导机制、理顺管理体制,集中开展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今年以来,省委常委会2次专题研究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省委组织部部务会进行3次专题研究。
今年3月,全省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第一次会议、全省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提升行动动员会相继召开。
全省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后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调整实施办法等12项配套政策文件紧锣密鼓、连续下发……
廓清认识误区,明晰推进思路,搭起工作框架,至此,云南的社会组织党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如何建?
——从难点破题,因地制宜创新组建方式
社会组织多种多样,工作内容、组织形态、活动范围、运行方式各不相同,在这样的领域抓党建、强党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必须探索新路。
云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杨国宗说,“云南的路径,从难点破题,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首先,要解决“谁来管、怎么管”。
杨国宗说,“基层反映最多的就是社会组织‘婆婆多’,看似家家都在管,有事一家都不理,云南就是通过‘三步走’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一是‘地毯式’排查,摸清社会组织‘六个’家底;二是省市县同步组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统筹指导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三是依托职能部门成立社会组织行业党委,负责具体管理。初步形成了上下贯通、协调有力的管理体制。”
“在西双版纳,像种植养殖类等‘草根’社会组织数量多,实行区域兜底管理。与主管部门脱钩后的行业协会商会,统一纳入民政部门社会组织党委管理。最终确保每一个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部门管、有专人抓。”州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其次要解决“怎么建组织、怎么抓覆盖”。
“社会组织变动快、人员流动大,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常规方法肯定不行,必须创新设置方式”。云南省委组织部组织五处处长刘烈平认为。
在昆明,云南工商管理学院首建一种新型党组织“联合党委”,覆盖了普吉片区的10所民办学校,聚沙成塔,如今每所学校都有党组织。
在曲靖市、昭通市、丽江市等地,依托区域联建、社区+社会组织联姻组建、挂靠组建、行业统建、党群共建等方式,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稳步提升。
在楚雄州、迪庆州、文山州等地,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选派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进行工作覆盖;组建功能型党组织,让党员发光发热的同时,也在制度层面破解了组建难题。
……
实践证明,云南以“大党建”理念,探索的“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便于管理”组建原则管用有效。
截至目前,全省社会组织党组织从年初的1303个增至6512个,社会组织党员由20260人增加到36957人;全省选派的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达4000余人。全省共投入2500多万元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1859个社会组织党组织活动场所投入使用。
不难看出,换挡加速,攻坚克难,云南的社会组织党建跑出了“云南速度”,收获了“云南自信”。
怎么管?
——创新活动方式,让社会组织党建“百花齐放”
以往是州市减计划,现在是主动要指标——就是这么一个对党员发展指标需求的小变化,让大家看到了云南抓社会组织党建的大效果。
“组建是前提,作用是关键。社会组织党建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健康肌体、激发活力,让社会组织发挥应有作用”,昆明市委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专职副书记赵武作出阐释。
的确,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每一个社会组织迅速发展的背后,都有一个“红色”故事。
早在2009年,云南省湖北商会就成立了党总支。经党组织牵线搭桥,不仅为商会争取到南华县“海绵城市”合作项目,还出面与葛洲坝集团商议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用商会会长祁红珊的话说,“原来想都不敢想。党组织就是一个品牌,有了这个品牌,政府、央企才放心把项目给我们做。”
如今,在全省社会组织党组织广泛开展各种创新活动,譬如玉溪市、楚雄州、普洱市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行的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结对帮扶以及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不仅增强了党组织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还辐射带动群众向党员先进看齐。
此外,广大社会组织党组织还不断创新工作模式,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党建带来的活力。玉溪市红塔区科技众创空间党支部发起“创业培训+创业指导+贴息贷款”活动,全方位跟踪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活动开展近一年,空间内有的企业通过资源共享合办了新企业,有的社会组织找到了解决制约发展难题的新思路……党支部书记张轶告诉记者,他们将趁热打铁,培养小微企业里的技术骨干、社会组织负责人向党组织靠拢,力争在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植入党的细胞,让每一个社会组织带着红色信念实现创新发展。
“推动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国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新要求,正在云南落地生根。
记者 司华
责任编辑:王璐
短评:
重要的是行动
社会组织党组织增长了5倍,党组织覆盖率增至91.4%。一年间,云南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跨过了一道看似无法逾越的坎儿,他们靠的就是真抓实干。
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员最讲认真。面对社会组织点多面广、从业人员流动快、底数不清的第一个坎儿,云南省各级组织部门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层层组建工作组,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对社会组织进行“地毯式”排查、核实资料数据,有的上门10多次,才说服“口袋党员”亮身份。就是凭着这股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认真劲,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石。
真刀真枪,才能蹄疾步稳。采访中,很多人说这个工作真是难。难的不是不会抓,而是思想不统一、步调不一致,有的部门甚至认为,社会组织早就与行政机关脱钩,为什么还要去管。面对这些思想纠结、认识偏差和理念障碍,云南挂起“督战图”,要求各地各部门围绕健全领导机制、理顺管理体制、集中组建党组织、加大活动场所建设和经费投入等重点工作列出任务清单,实行挂牌销号和每月通报,完成一项注销一个,每月排序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并明确将社会组织党建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愿抓、抓不好的“一票否决”。
千难万难,只要认真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云南的实践表明,只有保持踏实认真的态度,胸怀碰硬较真的勇气,养成“马上行动”的习惯,我们的工作才能爬坡越坎,我们的事业才能扬帆远航!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