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担当使命依法履职 助力改革护航发展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回眸
与省委决策“同频共振”,以促进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题视察和调研,支持政府攻坚克难;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保障云南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密切关注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等方式,提高人大监督实效……一项项履职清单透出的是2016年云南民主法治建设的前行足音。
回望刚刚过去的2016年,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强化责任担当,依法履职行权,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中心 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围绕保障和促进云南“十三五”规划实施,着力推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履职,在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中积极发挥作用
2016年12月末,“云南滇中新区汽车产业园暨昆明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北汽、东风等大企业相继落户”的新闻引爆关注,不少媒体评论,滇中新区建设不断提速,“大手笔”越来越多。
回溯2016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对滇中新区建设推进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后,曾提出“加快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形成若干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把新区打造成为全省的产业新高地”等建议。目前,滇中新区建设发展的“强劲势头”正是对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建议的最好回应。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保障和促进云南“十三五”规划实施,着力推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履职,在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中积极发挥了人大作用。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促进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网”建设、辐射中心建设等重点工作,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开展专题视察和专题调研;坚持每季度多方听取意见,分析经济形势,及时向省政府提出工作建议,支持和促进政府认真落实稳增长各项政策,千方百计增投资保证增长;依法加强对省级预算公开、部门决算批复、省对下转移支付下达
立足职能 积极推进法治云南建设
认真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和省委加快法治云南建设的工作部署,立足自身职能,在加强科学立法、促进严格执法、推动公正司法等方面积极作为
2016年,省人大常委会完成了一次地方性法规“大体检”。2015年5月,省人大法制委、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邀请了省内部分高校法学院(系)的有关专家学者,组成权益保护类、社会管理、环境资源、教育文化卫生等8个类别的评估小组,以第三方身份,对现行有效的118件地方性法规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评估工作。经过首轮评估、交叉评估、复议评估等程序,最终“体检报告”于去年出炉,将成为我省地方性法规修改或废止的重要参考依据。
“开展这项工作,是我省提高立法质量、促进法规实施的创新举措。”省人大法制委负责人总结此次评估有三点创新之处:一是创新评估工作,在全国范围走在了前列;二是创新组织方式,采用了委托第三方评估方式;三是创新评估方法,自建评估标准体系,最大范围吸纳多方意见。
2016年,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和省委加快法治云南建设的工作部署,立足自身职能,在加强科学立法、促进严格执法、推动公正司法等方面积极作为。
按照“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原则,省人大常委会继续加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完善规划,提高立法质量,突出立法效果,努力使地方立法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2016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云南省边境管理条例》《云南省司法鉴定条例》等,修订了《云南省林木种子条例》《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等,一批高质量法规相继出台。同时,为更好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省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创新立法工作方式,坚持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地方立法选题和建议,健全与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确保公民有序参与立法。
在促进严格执法方面,省人大常委会重新制定了关于政府规章设定罚款限额的规定,依法对省政府、昆明市政府和州市人大常委会的相关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
在推动公正司法方面,省人大常委会深入省高院和省检察院调研,听取和审议省“两院”关于深化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情况的报告,以及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促进落实中央和省委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
去年,省人大常委会还作出了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积极推动普法工作,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