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7年1月16日在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云南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社会和谐稳定。初步统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18.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1%;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左右、9.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6.9‰左右;万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左右。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超前谋划并及早出台稳增长开好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年粮食总产量1902.9万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5.7%。鼓励企业促销扩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年初的0.2%回升到全年6.5%。全面推进十大扩消费行动计划。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旅游总收入增长44%左右。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压减生铁产能125万吨、粗钢产能376万吨、煤炭产能1896万吨。商品房去化周期恢复至合理范围。积极开展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协议融资额达7000多亿元。云锡集团实施市场化债转股,预计降低杠杆率15%左右。全年预计降低实体经济成本800亿元左右。教育卫生、脱贫攻坚分别争取中央资金21.5亿元、92.2亿元。筹集653亿元启动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扶贫工程和县级公立医院及妇女儿童医院扶贫工程行动计划。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启动实施2016—2018年“十、百、千”项目投资计划,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设立重点项目、产业发展等多支基金。省重点项目投资基金实现当年投放,额度达680亿元;财政投入16亿元、吸引社会资本35亿元,设立首期51亿元的省重点产业母基金。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209亿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额度895亿元。建立了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库。
(四)以综合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铁路方面:沪昆客专、云桂铁路、昆玉扩能正式通车,云南迈入高铁时代;大瑞、玉磨、大临、叙毕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呈贡至红塔、大理至丽江城际高铁试验段实现开工。公路方面:16个州(市)通高速公路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武定至易门、泸西至弥勒、元江至蔓耗、腾冲至陇川等项目加快建设;上关至鹤庆、小铺至乌龙等项目建成通车。机场方面:沧源佤山机场建成通航;澜沧机场新建、腾冲等7个机场改扩建加快推进;陇川等5个通用机场开工建设。能源方面:观音岩等水电站投产;云南金沙江中游电站送广西直流输电工程等建成投产;西电东送1250亿千瓦时。新增石油、天然气管道666公里。水利方面:曲靖阿岗水库、昆明柴石滩水库灌区开工建设,新开工水源工程61件,建成“五小水利”工程50万件。滇中引水工程关键性环节完成审批。互联网方面:昆明国际通信枢纽加快建设。新增光缆线路20.8万公里。
(五)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出台了着力推进8大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重点产业领导推进机制,设立重点产业母基金和8个重点产业子基金、1个并购基金和1个国际产能合作基金。传统支柱产业持续巩固提升,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云上云”行动计划加快实施,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特色领域发展初见成效。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6.5%,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
(六)精准脱贫实现良好开局。全力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实施6大脱贫攻坚工程包,设立总规模1152亿元的云南浦发扶贫投资发展基金,实施4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有望实现1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1253个贫困村退出、12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
(七)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迈出新步伐。深化改革方面:再取消和调整省级部门行政许可事项48项、行政许可外的行政确认等行政职权24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133项。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成功设立运营,预计2016年省内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超过550亿千瓦时,累计减少企业电费支出90.3亿元。国企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稳步推进。全省(除迪庆州外)党政机关车改已基本完成。扩大开放方面:成功召开第4届南博会暨第24届昆交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签订国际产能委省合作协议,共同举办了第4届南博会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云铝老挝10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柬埔寨暹粒新国际机场建设等一批境外重大项目推进取得积极进展。对外投资增长19.8%。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分别增长13%、14.3%。
(八)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21个县(市、区)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6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20平方公里。滇池、洱海、抚仙湖等高原湖泊治理与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建立了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昆明呈贡新区成为国家8个低碳城镇试点之一。
(九)新型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4个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任务扎实推进,腾冲市、楚雄市、瑞丽市、剑川县沙溪镇成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综合试点。玉溪、普洱产城融合示范区获批设立。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县域经济分类考核评价办法。
(十)社会民生保障不断改善。2016年,全省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3.8%。一是就业创业稳步扩大。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4.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万人。二是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全省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4917万人。统筹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60万户,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达48.5%。三是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启动实施37个现代职业教育、县级公立医院和妇女儿童医院项目,落实资金201.5亿元。“两免一补”政策实现城乡统一,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如期招生。在6个州(市)开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实施了11个重大科技专项,4个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建成云南省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四是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全面打响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依法推进宗教事务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鲁甸灾后恢复重建有序推进,景谷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军民融合发展积极推进。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