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将新建S1卫星厅 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500万人次
昨日,云南省环保厅发布“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一期S1卫星厅建设工程”的环评报告。该工程是航站区改扩建工程项目之一。S1卫星厅建成之后,主要满足旅客的候机需求,设计总容量为年旅客吞吐量1500万人次,不承担值机、安检、行李提取等功能。
近年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空业务量快速发展,2016年12月13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了4000万人次,已超过现T1航站楼的设计容量3800万人次。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将按满足昆明机场年旅客吞吐量5300万人次的要求设计,其中T1航站楼承担3800万人次,S1卫星厅承担1500万人次。S1卫星厅仅提供候机和到港功能,其值机、安检、行李托运和提取等功能将通过增容改造现T1航站楼实现。项目位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区用地范围内,不涉及新增征地,用地属于机场建设用地,在现有机场东西主跑道之间、T1航站楼北侧约1600米处。
S1卫星厅工程在东西主跑道间、T1航站楼北侧1600米处,采用“一”字形布局模式,长770米、宽45米至88米,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以及6500平方米站台工程,分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其中,地上四层是在中央商业区上方的局部夹层,主要功能为东侧餐饮区和西侧高舱位休息区,两个区域通过中央连桥联通,地上三层中心区通过缓坡联系。中心区为核心商业区,来自T1航站楼以及未来T2航站楼的出港旅客通过电梯扶梯上至本层中心区,中心区集中布置商业、零售,结合顶部天窗、APM中庭形成热烈的商业气息。中央条形天窗引导旅客去往东西两侧候机区,候机区净宽36米,中央设置自动步道,坐椅布置充足;地上二层中心区为出港功能,提供南侧中央4个机位的候机区和部分商业餐饮区。其他部分为到港夹层,靠近幕墙两侧设置到港通道,到达廊净宽度7米,内连续设置自动步道,提供舒适条件。到港旅客向中央汇集后,通过中央的电梯扶梯,下至B1层轨道车站。中心区位置设置两处国内中转厅。地上一层主要功能为预留行李机房、站坪服务用房、设备机房,并预留了一处远机位出发厅和到达厅。
远期S1卫星厅由T2主楼支撑时,主楼行李系统初步分拣后将通过地下隧道运送到一层行李机房进行转运;地下一层设置有轨电车车站,车站采用三站台布局模式,中央是到港旅客站台,两侧是出港旅客站台,站台通过电梯扶梯联系进出港楼层,车站按照远期规模进行预留,长度48米站台两侧设置轨道系统及航站楼所需的机房。南北两侧为轨道和行李、机电所需的下穿系统通道或管廊。地下工程还包括1094米长的连接T1航站楼地下通道工程。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