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将投放2000台“小橙” 免费培训4万应急救援志愿者
工作人员演示AED机的使用 记者 刘筱庆 摄
“很多人也想救助、帮助他人,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秘书长杨晓翔昨日表示,尽管在3月31日,由云南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中心、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春城晚报传媒联合推广的8台“微型应急救护站”(即“小橙”)已投放到昆明医科大学,但这远远不够,除了计划一至两年内在昆明各高校、商业中心、会展中心、交通枢纽和景区投放2000台“小橙”之外,还将培训4万名应急救援志愿者。
日常生活应急救援知识不可少
杨晓翔表示,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利国、利民、利己,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120多万起灾害发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达千亿元以上。“由于我国民间没有相对应的救援机构,发生灾害时,只能依靠政府的力量单打独唱,而政府相关部门往往又因为应急救援设施、经费和专业救援人员紧缺,再加上受灾人员自身缺乏基本逃生自救的知识和技能,致使应急救援工作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杨晓翔说,应急救援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在重大灾害面前还是由消防、卫生、公安等部门承担主要的救援工作。随着城市的日益扩大,发生疾病等日常生活中不大不小、却又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意外时,如果在第一时间没有得到有效妥善的处置,往往会造成惨痛的代价。
普及知识并进行应急救援培训
据介绍,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于2014年7月经昆明市民政局批准成立,协会由近30家单位和30多位热爱应急救援事业的个人以及志愿者和部分专家组成,是一个地方性非盈利性的行业性社会组织。
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国祥介绍,协会致力于在社区、校园、商场等公共场所提供应急救援服务,以及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和培训。建设我省首批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站,并配备包括火险、意外伤害、自然灾害所急需的应急救援设备,应对突发、流行性疾病所需的药品、器械和必备的应急物品。另外还将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及网络与消防、疾控、治安、医院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应急救援网络。同时,还将大力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应急救援培训、演练等。
在2016年“南博会”期间,受团省委志愿者工作部的委托,昆明市应急救援协会与盘龙、官渡、呈贡区红十字会合作,对昆明地区包括云南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在内的25所高校的2500余名“南博会”志愿者进行了应急医疗救助培训。
杨晓翔表示,今后将把培训对象扩大到街道社区保安、物管人员以及红袖套治安志愿者等。培训内容也会扩展到医疗应急救援,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防拐骗、防诈骗、防恐知识和常用救援器材使用方法等。
一台“小橙”将配20名志愿者
杨晓翔介绍,“小橙”是具有远程监控、并形成全社会应急救援网络的平台。通过扫码关注“应急通”,可以有效解决社区最后一公里突发事件的及时信息报送和先期处置。结合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和社区应急救援服务站,最大程度减少基层突发事件中的生命财产损失。
工作人员将在有人扫码打开“小橙”的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并及时赶往现场对需要应急救援的人实施处置。杨晓翔表示,一台“小橙”附近将至少安排20名志愿者,“当有人突发意外需要救援时,‘小橙’附近的志愿者也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并赶往现场实施救援。”按照两年内将投放2000台“小橙”的计划,到时候将会有4万名应急救援志愿者力量在基层一线。
其实稍微了解应急救援的人都知道,在2016年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赛中,为了保障比赛,组委会不仅安排了医疗志愿者,还投入50台移动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昆明的各大会展、体育赛事和重大活动上,“小橙”将为突发应急增添一道有效的安全屏障。
责任编辑:赵伶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