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月2日,云南省工商联发布“2018云南非公企业100强”“制造业20强”“服务业20强”榜单。云南非公经济实力如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非公企业还面临什么问题——
从百强榜单看非公企业“答卷”
云南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 记者 黄喆春 摄
百强入围门槛提高2.24亿元
亮点:我省重点培育的“八大产业”入围66户,较上年增加10户;总营收为1371.7亿元,较上年增加421.7亿元,增长45%
百强非公企业是云南非公经济实力的象征,百强榜单发布6年来,已有28户企业连续入围。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作为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0条措施,把非公百强企业列入“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贷款”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的重点支持对象,着力降低实体企业成本、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全省非公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2017年,全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77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占GDP比重达到47.2%,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5%;民间投资扭负为正,增长11%,增速较上年回升了15.1个百分点;全省民营经济户数达263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户数54.9万户,比上年底增长12.3%。
过去的一年,在全省民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势下,一批大中型非公企业攻坚克难,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实现了规模的不断扩大、效益的稳步增长、质量的持续优化。
2018我省非公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7.45亿元,较2017增加了2.24亿元,增速达43%,远高于全省民营经济发展10.3%的增速;制造业20强门槛为18.9亿元,较上年增加了7亿元。百强企业总营收为2742亿元,较上年增加647亿元,增速30.8%。新入围的企业达33户,营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3户,较上年增加1户;营收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11户,较上年增加2户,营收超过20亿元的企业有35户,较上年增加11户;营收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76户,较上年增加15户。我省重点培育的“八大产业”入围66户,较上年增加10户;总营收为1371.7亿元,较上年增加421.7亿元,增长45%。
非公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挑战:融资难、用地难、审批难、用人难、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情况依然突出
“目前,非公经济面临总量较小、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现状,短期难以改变。”省工商联负责人分析,2018年我省非公百强营收总额仅相当于山东民营百强营收总额36174.82亿元的7.6%,相当于全国最大民营企业华为6036亿元的45%,融资难、用地难、审批难、用人难、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情况依然突出。
“‘五网’建设、脱贫攻坚、打造‘三张牌’、‘两型三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各类产业发展基金相继设立,给我省非公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商机。”这位负责人表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双10条”“降成本75条”“放管服10条”“稳增长22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8项政策正在形成合力,不断释放政策效应,今年上半年,我省非公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完成增加值3107.8亿元,同比增长9.8%,高于全省GDP增速0.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持续增长,同比增长12%,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民间投资增速6个百分点。
上榜企业均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80户企业建立了党组织,85户企业参与社会捐赠及公益事业,66户企业参与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计划。
会上,富滇银行为百强企业进行授信100亿元,云南省信用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与省工商联签订了《2018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金融服务协议》。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