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获悉,近日发布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云南要全面推进“旅游革命”,开发节庆旅游产品,打造跨境旅游黄金线,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权益保护,大幅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及景区内索道、接驳车船价格。
自驾游云南 打造跨境旅游试验区
《意见》要求,打造一批自驾游、徒步精品旅游线路,围绕全省32条精品自驾旅游线路规划布局,改善道路通达条件,加快推进沿线汽车旅游营地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快行慢游的自驾游、自由行、自助游服务体系。到2020年,建成200个以上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汽车旅游营地,打造推出20条以上精品徒步旅游线路,投放各类旅游租赁车辆10万辆以上。
创建一批旅游名镇,加快推进城旅融合,依托特色小镇、康养小镇建设,强化旅游功能、完善旅游设施配套和强化管理服务,重点推动创建100个旅游名镇。
培育建设一批体育旅游、医疗健康、航空旅游、文化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到2020年,力争建成5个以上国家级体育旅游基地,30个山地运动、水上运动和洞穴探险体育旅游基地,打造10个以上国内知名体育旅游品牌;力争建成20个温泉养生养老度假项目、30个不同类型的养生养老示范项目,10个高端医疗健康项目、3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推动建设20个通用航空旅游产业基地,形成低空旅游航线30条;重点建设10个以上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主题文化游乐园和红色文化旅游区,打造20条以上民族文化休闲街区。
充分发挥沿边开放区位优势,加快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完善21条边境旅游线路基础设施,提升出入境通关服务,加快发展边境旅游;强化资源整合和联合营销,新增一批连接南亚东南亚的边境、跨境旅游产品和线路。到2020年,德宏瑞丽、红河河口、临沧耿马和西双版纳等边境旅游试验区,中老、中缅、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打造3条以上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跨境旅游黄金线。
创新开发一批特色旅游商品,积极推动旅游商品与农产品加工、传统工艺美术等深度融合,推动研发一批独具特色的“云南礼物”,提升旅游商品文化、经济附加值。大力发展精品节庆、演艺、会展旅游产品。重点培育10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节庆品牌,20个云南特色节庆活动,10个以上精品演艺品牌;策划推出一批参与性强、市场认可度高的夜间旅游演艺、文化娱乐活动,推动夜间旅游观光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丰富夜间旅游文化活动。
乡村旅游带动扶贫 星级农家乐等你来
推进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推进旅游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重点推动建设怒江全域旅游扶贫示范州、20个旅游扶贫示范县、30个旅游扶贫示范乡镇、5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培育10000户旅游扶贫示范户,到2020年,综合带动8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优选一批旅游资源禀赋高、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自然村,突出乡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功能,加快旅游名村创建。到2020年,创建200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省级旅游名村。
借鉴国际花田(农业)旅游发展经验和做法,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建设一批乡村营地、乡村公园、艺术村、文化创意农园、农家乐、研学旅游基地等,重点创建30个花田(农业)旅游示范基地。
培育一批特色民宿客栈,突出云南特色,打造精品民宿品牌,发展生态、文化、休闲度假等主题民宿,重点培育一批品牌乡村精品民宿。推动10000个农家乐提升改造,新增5000个以上农家乐。开展星级农家乐创建,到2020年,全省星级农家乐达到10000个以上。
开设旅游专线 游客可直达景区
加快推进连接全省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旅游名镇、旅游名村的旅游公路和环线建设,开通主要景区的旅游专线、打通景区之间连接公路和旅游环线,到2020年,通往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连接公路基本达到二级公路及以上水平。
完善省内旅游环飞航线,构建覆盖全省主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通用通勤航空网络,加强城市与景区之间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输组织,加快实现从机场、车站、码头到主要景区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
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到2020年,在全省主要旅游城市(城镇)、游客聚集公共区域、主要乡村旅游点、旅游小镇、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体、旅游交通沿线新建、改建旅游厕所3400座以上。
鼓励中心城市和旅游城市规划建设环城市游憩带、休闲街区、城市绿道、慢行系统、休闲广场等,推动主要旅游目的地规划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旅游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慢行步道等旅游休闲设施,形成较为完善的“居民休闲、游客分享”公共休闲设施体系。
责任编辑:王璐